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HAR-RV模型与GARCH族模型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3页
     ·选题意义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19页
   ·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第19-21页
2. 已实现波动率的优势第21-28页
   ·各种波动率度量方法简介第21-25页
     ·隐含波动率第21-22页
     ·离散波动率第22-23页
     ·连续波动率第23页
     ·已实现波动率第23-25页
   ·各种波动率度量方法的比较第25-26页
     ·数据方面第25页
     ·模型方面第25-26页
   ·已实现波动率的优势总结第26-28页
3. 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率的统计性特征描述第28-37页
   ·最优频率的选择第28-31页
   ·已实现波动率统计性特征描述第31-37页
     ·国外市场已实现波动率特征第31页
     ·我国已实现波动率统计性描述特征第31-34页
     ·我国已实现波动率的长期记忆性检测第34-37页
4. HAR-RV模型和GARCH族模型的实证原理第37-44页
   ·HAR-RVA模型理论基础与实证原理第37-39页
     ·HAR-RV模型的理论基础第37-38页
     ·HAR-RV模型的实证原理第38-39页
   ·GARCH族模型实证原理第39-42页
     ·GARCH模型第40-41页
     ·EGARCH模型第41页
     ·IGARCH模型第41页
     ·FIGARCH模型第41-42页
     ·FIEGARCH模型第42页
   ·HAR-RV模型和GARCH族模型的理论比较第42-44页
5. 基于HAR-RV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44-54页
   ·HAR-RV模型对已实现波动率估计和预测第44-52页
   ·基于HAR-RV模型的估计和预测结果分析第52-54页
6. GARCH族模型对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54-66页
   ·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55-58页
   ·E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58-60页
   ·I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60-62页
   ·FI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62-63页
   ·FIE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第63-64页
   ·GARCH族模型估计和预测总结第64-66页
7. 结论第66-71页
   ·HAR-RV模型和GARCH族模型的对比结论第66-68页
   ·全文总结第68-69页
   ·不足与展望第69-71页
     ·研究不足之处第69页
     ·研究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后记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问题分析
下一篇:证券分析师评级对不同关注度股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