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双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概况第8-9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和特点第9-1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分类第9-10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10-1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钢管混凝土存在的问题第14页
   ·本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4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能力分析理论第16-35页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16-26页
     ·钢管的本构关系第16-18页
     ·钢管混凝土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18-26页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第26-29页
     ·极限平衡理论第26-27页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第27-29页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29-34页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性能第29-30页
     ·(径厚比)含钢率的影响第30-32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第32-33页
     ·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外包钢管混凝土形成的双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分析第35-55页
   ·双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第35-43页
     ·双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公式推导第35-42页
     ·考虑内钢管混凝土在初应力下的双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公式推导第42-43页
   ·内钢管混凝土在初应力下的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第43-53页
     ·单元的选取第43-46页
     ·基本假定第46页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46-47页
     ·边界条件约束与加载第47页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7-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外包钢管混凝土形成的双钢管混凝土短柱模型试验研究第55-73页
   ·试验目的第55页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55-57页
     ·模型尺寸与材料第55-56页
     ·模型制作第56-57页
   ·试验测试内容与方法第57-60页
     ·测点内容第57-58页
     ·测点布置第58-59页
     ·测试仪器第59页
     ·加载方式第59-60页
   ·主要试验结果第60-70页
     ·受力全过程与破坏形态第60-62页
     ·内、外钢管的轴压荷载—轴向应变和轴压荷载—环向应变关系曲线分析第62-66页
     ·混凝土的轴压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第66-70页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0-71页
   ·试验结果对承载力公式的验证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考虑内钢管混凝土在初应力下的双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73-80页
   ·内钢管混凝土初应力值的影响第73-74页
   ·混凝土泊松比的影响第74-75页
   ·外钢管强度的影响第75-76页
   ·外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第76-78页
   ·外钢管壁厚(含钢率)的影响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结论第80-8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著及参与科研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下一篇:内力包络评估连续刚构大桥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