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计算机安全概况 | 第10-11页 |
·恶意代码介绍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7页 |
·基于标签的特征识别方法 | 第13-14页 |
·基于行为的启发式方法 | 第14-15页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的工作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2 机器学习及相关算法 | 第20-34页 |
·机器学习概述 | 第20-21页 |
·恶意代码检测流程 | 第21页 |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 | 第21-30页 |
·朴素贝叶斯 | 第22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22-23页 |
·单类分类方法 | 第23-30页 |
·基于密度估计的方法 | 第23-25页 |
·降维方法 | 第25-26页 |
·聚类方法 | 第26-28页 |
·基于支撑域的方法 | 第28-30页 |
·性能评估 | 第30-33页 |
·分类相关指标 | 第30-31页 |
·ROC曲线 | 第31页 |
·AUC性能指标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恶意代码检测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第34-56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特征表示概述 | 第34-35页 |
·特征提取概述 | 第35页 |
·文件类型及相关工具 | 第35-39页 |
·PE文件 | 第35-37页 |
·反汇编工具IDA | 第37-39页 |
·特征表示 | 第39-43页 |
·基于统计的特征表示 | 第39-40页 |
·16进制N-Gram字节序列 | 第40-41页 |
·操作码(OPCode) | 第41-43页 |
·词频-逆文档频率特征表示方法 | 第43-44页 |
·隐语义索引 | 第44-46页 |
·特征抽取方法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N-gram Byte Sequence与OpCode特征比较 | 第46-47页 |
·原始特征与TF-IDF加权特征比较 | 第47-49页 |
·降维因子与恶意代码检测 | 第49-50页 |
·基于LSI特征表示的单类分类技术检测研究 | 第50-55页 |
·参数选择与分类性能比较 | 第50-53页 |
·单类分类技术检测性能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基于直推式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 第56-71页 |
·引言 | 第56-61页 |
·归纳式学习 | 第57-59页 |
·直推式学习 | 第59-61页 |
·单类直推式支持向量机 | 第61-66页 |
·单类直推式支持向量机 | 第62-65页 |
·求解算法 | 第65-66页 |
·实验评估 | 第66-70页 |
·人工数据集 | 第66-68页 |
·恶意代码数据集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