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钢连铸连轧中厚板裂纹形成机理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微合金钢概述 | 第10-11页 |
·微合金钢及特点 | 第10页 |
·微合金钢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连铸技术及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连铸成型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连铸成型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连铸技术的特点及其展望 | 第16页 |
·连铸连轧技术的简介 | 第16-18页 |
·连铸连轧技术产生的背景 | 第16-17页 |
·连铸连轧的生产特点 | 第17页 |
·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20-25页 |
·实验流程 | 第20页 |
·实验材料成分及制备 | 第20-21页 |
·材料的化学成分 | 第20-21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1页 |
·低倍检验 | 第21页 |
·硫印检验 | 第21-22页 |
·金相分析 | 第22-23页 |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 第22页 |
·金相评级 | 第22-23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SEM 分析及能谱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铸坯低倍试样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硫印实验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金相分析 | 第27-29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7-28页 |
·金相评级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6页 |
·试样力学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30-34页 |
·断口夹杂物形态分析 | 第34-35页 |
·断口形貌与组织分析 | 第35-36页 |
·铸坯中间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化学成分对板坯中间裂纹的影响 | 第36-37页 |
·辊缝收缩对板坯中间裂纹的影响 | 第37页 |
·二次冷却对板坯中间裂纹的影响 | 第37页 |
·浇注速度和中间包温度对中间裂纹的影响 | 第37-38页 |
·预防措施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中厚板裂纹形成机理分析 | 第39-53页 |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 第39-41页 |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 第39页 |
·中厚板生产工艺参数 | 第39-41页 |
·中厚板生产过程 | 第41-44页 |
·轧制过程 | 第41页 |
·控轧控冷过程 | 第41-44页 |
·凝固过程内裂纹的形成 | 第44-46页 |
·连铸板坯内裂纹的分类及其产生位置 | 第44页 |
·连铸板坯内裂纹的形成机理 | 第44-46页 |
·夹杂物对裂纹产生的影响 | 第46-47页 |
·夹杂物的分类 | 第46页 |
·连铸坯中夹杂物的主要来源 | 第46-47页 |
·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中心偏析对裂纹产生的影响 | 第47-48页 |
·浸入式水口对裂纹产生的影响 | 第48页 |
·中间包底部吹氩时间对裂纹产生的影响 | 第48-49页 |
·合金元素对性能的控制 | 第49-51页 |
·合金元素对钢强韧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常用的微合金元素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