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二期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18页
 一、教学内容确定对教学有效性的作用第11-13页
 二、影响教学内容确定的几对矛盾第13-14页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基础第14-16页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本课题重点思考及回答的问题第17-18页
第一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确定的现状第18-32页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确定”的调查第18-23页
  (一)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第18-19页
  (二) “问卷调查与走访座谈”反映的教学内容确定问题第19-23页
 二、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考察第23-32页
  (一) 异化教材内容第23-26页
  (二) 窄化教材内容第26-28页
  (三) 泛化教材内容第28-32页
第二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第32-49页
 一、课程内容——“教什么”,因文体类型而定第32-37页
  (一) 文学作品:强调审美性,重在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第32-34页
  (二) 文化作品:强调应用性,重在概括和理解文本意义第34-36页
  (三) 文言诗文:强调知识积累,重在读懂浅易作品,赏析优秀诗文第36-37页
 二、课文及其助读系统——“用什么教”,因具体课文而定第37-43页
  (一) 课文:“用什么教”的主要依据第37-40页
  (二) 课文助读系统:“用什么教”的辅助依据第40-43页
 三、学生特点——“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因学情而定第43-46页
  (一) 学生的思维基点:教学内容的确定基础第43-44页
  (二) 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学内容的生成契机第44-46页
 四、专家学者的研究——“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借鉴与参考第46-49页
  (一) 对课文功能类型的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的新视角第46-47页
  (二) 对课文内容形式的解读:确定教学内容的新参照第47-49页
第三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的开发路径第49-65页
 一、尊重教材原生意义,借鉴不同版本教材,多元开发教学内容第49-55页
  (一) 尊重选文内容原生意义,从“追索原意”走向“建构新义”第49-51页
  (二) 尊重教材结构原生意义,从“单篇课文”走向“单元整体”第51-52页
  (三) 借鉴不同版本教材体系,从教材的“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第52-55页
 二、突破教材原有内容,延伸教学内容空间,拓展学生思维训练第55-60页
  (一) 从课文作者入手进行延伸第55-57页
  (二) 从作品内容入手进行延伸第57-58页
  (三) 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延伸第58-59页
  (四) 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延伸第59-60页
 三、适当调整教材结构,重组教材内容体系,建构专题研讨单元第60-65页
  (一) 同一文体的课文组合第61页
  (二) 同一作者的课文组合第61-62页
  (三) 同一风格或不同风格的课文组合第62-63页
  (四) 思想内涵或内容题材相似的课文组合第63-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附录1: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确定的调查问卷第66-67页
附录2: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确定的访谈表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新质的探究--基于一个初中课堂的观察
下一篇:香港启思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