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辞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外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三.对国内外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以及不足 | 第12-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FDI 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第一节 FDI 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一.“双缺口”模型 | 第14页 |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 第14-15页 |
三.内生增长理论 | 第15页 |
第二节 FDI 对东道国产生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一.FDI 的资本形成效应 | 第15-16页 |
二.FDI 的技术效应 | 第16-17页 |
三. FDI 的产业结构效应 | 第17页 |
四.FDI 的就业效应 | 第17-18页 |
五. FDI 的贸易促进效应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中国与印度利用 FDI 的数量和结构比较分析 | 第20-33页 |
第一节 FDI 流入规模的比较 | 第20-24页 |
一.FDI 绝对数量的比较 | 第20-22页 |
二.FDI 占 GDP 的比重的比较 | 第22页 |
三.FDI 占 GDFCF(国内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的比较 | 第22-23页 |
四.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节 FDI 的来源国的比较 | 第24-26页 |
一.中国 FDI 的来源地 | 第24-25页 |
二.印度 FDI 的来源地 | 第25-26页 |
三.小结 | 第26页 |
第三节 FDI 流入的产业结构比较 | 第26-29页 |
一.中国的 FDI 流向产业 | 第26-28页 |
二.印度的 FDI 流向产业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页 |
第四节 FDI 的流入方式比较 | 第29-31页 |
一.FDI 流入的两种方式介绍 | 第29-30页 |
二.中国的 FDI 流入方式 | 第30页 |
三.印度的 FDI 流入方式 | 第30-31页 |
四.小结 | 第31页 |
第五节 FDI 产出形式的比较 | 第31页 |
第六节 总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中国和印度利用 FDI 的经济绩效实证对比 | 第33-49页 |
第一节 中印两国利用 FDI 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 | 第33-36页 |
一. 计量分析基础 | 第33-36页 |
二.中印两国利用 FDI 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36页 |
第二节 中印两国利用 FDI 产生的经济效应比较 | 第36-49页 |
一.两国的资本形成效应比较 | 第36-37页 |
二. 两国的技术转移效应 | 第37-38页 |
三.产业结构效应 | 第38-42页 |
四. 就业效应 | 第42-45页 |
五. 贸易促进效应 | 第45-4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9-5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9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