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第10-13页 |
|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现状 | 第10-11页 |
| ·废催化剂回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废催化剂回收处理现状 | 第12-13页 |
| ·含锌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第13-18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33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试剂、仪器 | 第20-22页 |
|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和流程 | 第22-26页 |
| ·废催化剂的预处理 | 第22页 |
| ·浸出 | 第22-23页 |
| ·净化 | 第23页 |
| ·锌盐的制备 | 第23-24页 |
| ·废催化剂回收工艺流程 | 第24-26页 |
| ·分析方法 | 第26-33页 |
| ·锌的测定 | 第26-28页 |
| ·镍及其他杂质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28-30页 |
| ·废催化剂含水量和回收率的测定 | 第30-31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1页 |
| ·氧化锌前驱体的热稳定分析 | 第31页 |
| ·产品纯度分析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NaOH浸出-锌粉置换净化-Na_2S沉淀法制备ZnS | 第33-47页 |
| ·废催化剂的NaOH浸出 | 第33-38页 |
| ·NaOH浸出原理 | 第33页 |
| ·NaOH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最佳浸出工艺条件 | 第37页 |
| ·浸出渣的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 ·氢氧化钠浸出液的净化 | 第38-42页 |
| ·合金锌粉添加量对净化液中杂质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9页 |
| ·净化温度对净化液中杂质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净化时间对净化液中杂质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最优条件下合金锌粉净化结果 | 第41-42页 |
| ·硫化锌的制备 | 第42-46页 |
| ·硫化锌制备工艺的选择及条件探索 | 第42-45页 |
| ·最佳沉锌工艺的确定 | 第45页 |
| ·验证实验及物相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NH_3-NH_4HCO_3浸出-锌粉置换净化-蒸氨-煅烧制备高纯度ZnO | 第47-61页 |
| ·NH_3-NH_4HCO_3体系浸出废催化剂 | 第47-53页 |
| ·总氨浓度对废催化剂浸出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浸出剂pH值对废催化剂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页 |
| ·液固比对废催化剂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温度对废催化剂浸出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浸出时间对废催化剂浸出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最佳浸出工艺条件 | 第52-53页 |
| ·浸出渣的物相分析 | 第53页 |
| ·氨性浸出液的净化 | 第53-57页 |
| ·合金锌粉添加量对净化液中杂质镍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净化温度对净化液中杂质镍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5页 |
| ·净化时间对净化液中杂质镍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最优条件下合金锌粉净化结果 | 第56-57页 |
| ·氧化锌的制备 | 第57-60页 |
| ·蒸氨 | 第57-58页 |
| ·煅烧 | 第58-59页 |
| ·高纯氧化锌的XRD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