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吹奏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

平派鼓吹艺术研究

绪论第1-7页
第一章 平派鼓吹文化背景及代表人物第7-16页
 第一节 文化背景第7-9页
     ·邹城历史第7-8页
     ·邹城地理环境第8页
     ·民俗、礼仪第8-9页
 第二节 平派鼓吹代表人物第9-16页
     ·平派鼓吹目前较为活跃的四个乐班第9-12页
     ·平派鼓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第12-16页
第二章 平派鼓吹艺术特征及发展变迁第16-25页
 第一节 平派鼓吹艺术特征第16-21页
     ·平派鼓吹的特色乐器及演奏形式第17-18页
     ·平派鼓吹乐队编制第18-19页
     ·平派鼓吹传承方式第19-21页
 第二节 平派鼓吹发展变迁第21-25页
     ·艺人身份的转变第21-22页
     ·乐队成员的组成方式的变迁第22-23页
     ·婚丧仪式中演奏曲目的变迁第23-25页
第三章 平派鼓吹音乐本体分析第25-33页
 第一节 平派鼓吹乐曲调来源第25-28页
 第二节 乐曲结构特征第28-33页
第四章 乐班的历史与变迁所带来的思考第33-42页
 第一节 平派鼓吹的功能性特征第33-34页
 第二节 经济对鼓吹乐产生的影响第34-37页
 第三节 平派鼓吹所面临的困境第37-39页
 第四节 邹城平派鼓吹的传承和保护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才少年 师中楷模--戈多夫斯基演奏、教学初探
下一篇:论刘德海琵琶曲“宗教篇”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