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保障性住房和政府责任的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第一节 保障性住房概述 | 第17-20页 |
一、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保障性住房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保障性住房范围的确定 | 第19-20页 |
四、保障性住房与住房保障 | 第20页 |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政府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20-21页 |
二、社会契约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21-22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22-23页 |
四、公平正义理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23页 |
五、服务型政府理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基本责任 | 第24-26页 |
一、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 第24-25页 |
二、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投入 | 第25页 |
三、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和监管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政府在保I漳l胜住房建设中中等层次的责任 | 第26-28页 |
一、积极回应民众的住房保障诉求 | 第26-27页 |
二、为公民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 | 第27页 |
三、推动住房保障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高层次的责任 | 第28-30页 |
一、实现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 第28页 |
二、保障公民可持续发展的居住权 | 第28-29页 |
三、强化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吴忠市保障性住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吴忠市住房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一、推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阶段(2004-2007) | 第30页 |
二、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阶段(2008至今)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吴忠市现行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 第31-33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 第31-32页 |
二、廉租住房政策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吴忠市保障性住房取得的成绩 | 第33-35页 |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逐年扩大 | 第33-34页 |
二、保障性住房销售面积逐年增加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吴忠市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第35-39页 |
一、市场边界不清 | 第36页 |
二、法律制度存在空白 | 第36-37页 |
三、覆盖面狭窄、部分产品定价不合理 | 第37页 |
四、管理机制亟需完善 | 第37-38页 |
五、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资金压力大 | 第38页 |
六、建设流程不规范、不透明 | 第38-39页 |
七、住房缺乏合理规划、质量偏差 | 第39页 |
第五节 吴忠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源 | 第39-43页 |
一、政府责任缺位 | 第39-40页 |
二、住房保障相关配套政策建设滞后 | 第40-41页 |
三、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偏差 | 第41页 |
四、保障性住房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强化吴忠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吴忠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中应履行的责任 | 第43-44页 |
一、制度安排 | 第43页 |
二、法律保障 | 第43-44页 |
三、财力支持 | 第44页 |
四、市场监管 | 第44页 |
第二节 改进吴忠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一、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二、建立住房保障后续管理机制 | 第45-46页 |
三、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 | 第46-47页 |
四、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监督管理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