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5-26页 |
·研究框架 | 第26-2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8-30页 |
第2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 | 第30-43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与边界 | 第30-33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 | 第31-32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边界 | 第32-33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政策安排 | 第33-43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主体 | 第34-36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对象 | 第36-38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措施 | 第38-39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资金来源 | 第39-40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第40-43页 |
第3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 第43-57页 |
·基于古典经济学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 第43-46页 |
·基于凯恩斯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 第46-49页 |
·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观点 | 第47-48页 |
·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主要观点 | 第48-49页 |
·基于新自由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 第49-52页 |
·新自由主义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观点 | 第50页 |
·新自由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主要观点 | 第50-52页 |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 第52-57页 |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观点 | 第52-54页 |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主要观点 | 第54-57页 |
第4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 第57-75页 |
·1929年—1933年大萧条中的政府救助 | 第57-63页 |
·1929年—1933年大萧条中政府救助的具体措施 | 第58-61页 |
·1929年—1933年大萧条中政府救助的突出特点 | 第61-63页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国家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 第63-70页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 第63-66页 |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欧银行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 第66-68页 |
·20世纪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 第68-70页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 第70-73页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的具体措施 | 第71-72页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的突出特点 | 第72-73页 |
·历次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总结与述评 | 第73-75页 |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是必要的 | 第73-74页 |
·政府救助时机在金融危机政府救助中至关重要 | 第74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政策措施随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完善 | 第74-75页 |
第5章 次贷危机中政府救助措施及其发展 | 第75-106页 |
·次贷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 第75-78页 |
·由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 | 第75-77页 |
·次贷危机的特点 | 第77-78页 |
·美国政府对次贷危机救助的政策安排 | 第78-91页 |
·美联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78-86页 |
·美国财政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86-89页 |
·美国其他部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89-90页 |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合救助 | 第90-91页 |
·欧洲国家政府对次贷危机救助的政策安排 | 第91-100页 |
·欧洲国家中央银行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91-93页 |
·欧洲国家财政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93-98页 |
·欧洲国家其他政府部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 第98-99页 |
·国际合作和国际组织的联合救援 | 第99-100页 |
·次贷危机政府救助的突出特征 | 第100-106页 |
·救助时机的把握比较及时 | 第100-101页 |
·救助措施既有历史借鉴也有创新发展 | 第101-102页 |
·救助资金规模和范围达历史之最 | 第102页 |
·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呈现国际合作或国际联合救助趋势 | 第102-106页 |
第6章 次贷危机政府救助的效应分析 | 第106-127页 |
·政府救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第106-114页 |
·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增加 | 第106-111页 |
·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风险降低 | 第111-112页 |
·信贷市场紧缩程度有所缓解 | 第112-114页 |
·政府救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实体经济逐步企稳回升 | 第114-118页 |
·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 第118-119页 |
·政府救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短期内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 第120-121页 |
·对中长期物价稳定造成压力 | 第121页 |
·政府救助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大规模的救助已造成巨额财政赤字负担 | 第122-123页 |
·巨额财政赤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23-124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中长期必须考虑的问题 | 第124-127页 |
第7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政策的退出 | 第127-139页 |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政策必须退出 | 第127-128页 |
·达沃斯峰会关于金融危机政府救助政策退出的争论 | 第128-129页 |
·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政策退出的总体构想 | 第129-137页 |
·退出的总原则 | 第131页 |
·出的时机 | 第131-132页 |
·退出的方式选择 | 第132-136页 |
·退出的步骤 | 第136-137页 |
·退出政策需特别强调的问题 | 第137-139页 |
·各国退出政策要适合国情,各国之间退出政策要协调一致 | 第137-138页 |
·退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动态的调整 | 第138-139页 |
第8章 中国应对危机的救助实践与成效 | 第139-163页 |
·中国应金融危机的背景 | 第139-140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特点 | 第140-149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 第140-147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特点 | 第147-149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的效果及建议 | 第149-163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的效果 | 第150-158页 |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面临的中长期压力 | 第158-160页 |
·中国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政策建议 | 第160-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