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比较实证研究--以磁器口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选题缘由第10-11页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1-13页
     ·磁器口古镇简介第11-12页
     ·磁器口古镇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思路第13页
   ·论文结构第13-14页
2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进展第14-22页
   ·旅游影响第14-17页
     ·旅游经济影响第14-15页
     ·社会文化影响第15-16页
     ·环境影响第16-17页
   ·旅游影响感知理论第17-22页
     ·涵化作用与示范效应第17-19页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第19-20页
     ·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第20-22页
3. 调查与数据获取第22-24页
   ·调查的安排第22页
   ·问卷的设计第22页
   ·样本分析第22-24页
4 数据分析第24-44页
   ·总体感知第24-26页
     ·对旅游开发利弊的感知第24页
     ·旅游开发现状的感知第24-25页
     ·对旅游者的接纳程度与旅游发展规模第25-26页
     ·商业化问题第26页
   ·对社会影响的感知第26-30页
     ·对生活水平提高的感知第26-27页
     ·对出行便利影响的感知第27页
     ·对道德变化影响的感知第27-28页
     ·对社会文化传统的感知第28-29页
     ·对生活空间变化的感知第29页
     ·社会分化的感知第29-30页
   ·经济影响的感知第30-33页
     ·对促进当地就业的感知第30页
     ·整体经济发展的感知第30-31页
     ·旅游开发受益人的感知第31-32页
     ·对提高人个人经济收入的感知第32页
     ·对物价上涨的感知第32-33页
   ·环境影响的感知第33页
   ·不同类型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第33-44页
     ·不同住户类型与感知的关系第33-36页
     ·居住地点与感知差异第36-39页
     ·文化程度与感知差异第39-41页
     ·年龄与感知差异第41-44页
5 旅游影响感知的比较分析(2003-2008的动态变化)第44-52页
   ·总体感知变化第44页
   ·生活水平与两极分化的感知变化第44-45页
   ·道德影响感知变化第45-46页
   ·对文化感知的变化第46页
   ·经济影响感知变化第46-47页
   ·环境影响感知变化第47-48页
   ·影响感知变化幅度第48-49页
   ·小结第49-52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2-56页
   ·结论第52-54页
   ·建议第54-55页
   ·讨论及今后研究方向第55-56页
7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8页
 附件1 2008年问卷第62-64页
 附件2 2003年问卷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衔接理论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道路交通管制的法制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