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集体谈判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一般理论分析 | 第10-18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法律界定 | 第10-12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含义 | 第10-11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理论渊源 | 第12-13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权利基础 | 第13-14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社会功能 | 第14-18页 |
·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 | 第14-16页 |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 第16-17页 |
·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效益 | 第17-18页 |
2 国外劳动者集体谈判权制度及其启示 | 第18-29页 |
·国外劳动者集体谈判权制度现状 | 第18-27页 |
·美国 | 第18-21页 |
·德国 | 第21-23页 |
·瑞典 | 第23-26页 |
·日本 | 第26-27页 |
·国外劳动者集体谈判权制度的启示 | 第27-29页 |
3 我国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存在问题 | 第29-39页 |
·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立法缺位 | 第29-31页 |
·法律规定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救济方式单一 | 第29-30页 |
·缺乏对劳动者罢工权的规定 | 第30-31页 |
·工会对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组织保障不足 | 第31-34页 |
·工会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 | 第31-33页 |
·工会集体谈判职能的缺失 | 第33-34页 |
·不当劳动行为阻碍劳动者集体谈判权行使 | 第34-36页 |
·雇主对工会代表权的妨害 | 第34-35页 |
·工会行使代表权的不当行为 | 第35-36页 |
·集体合同效力不足无法有效保障劳动者集体谈判权 | 第36-39页 |
·集体合同的规范效力不足 | 第37页 |
·集体合同时间效力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 完善我国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法律对策 | 第39-49页 |
·完善对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救济方式 | 第39-42页 |
·立法赋予劳动者集体谈判权以司法救济方式 | 第39-40页 |
·立法确认劳动者的罢工权 | 第40-42页 |
·完善工会对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组织保障 | 第42-45页 |
·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独立法律地位 | 第42-44页 |
·强化工会的集体谈判职能 | 第44-45页 |
·强化对不当劳动行为的控制 | 第45-47页 |
·发挥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 | 第45-46页 |
·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 | 第46-47页 |
·完善集体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 | 第47-49页 |
·加强集体合同的准法规效力 | 第47-48页 |
·承认集体合同的余后效力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