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三、 调查方法及对象 | 第14-15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一、 增权理论 | 第15-17页 |
二、 优势视角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村规民约里农村妇女解读---基于 YS、MS、XD 三村的村规民约调查 | 第18-24页 |
一、 村规民约的内容 | 第18-22页 |
(一) YS、MS、XD 村村规民约 | 第18-20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20-22页 |
二、 村规民约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一) 内容匮乏,不够成熟 | 第22页 |
(二) 实施过程不规范 | 第22页 |
(三) 制定程序不合法 | 第22-23页 |
(四) 男女村民权利不平等 | 第23页 |
三、 村规民约的女性依附论 | 第23-24页 |
(一) 女性附属 | 第23页 |
(二) 男性认同 | 第23-24页 |
(三) 将女性客体化 | 第24页 |
(四) 男权制的思维模式 | 第24页 |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视角中农村妇女权益失语 | 第24-28页 |
一、 村规民约下的农村妇女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 | 第24-26页 |
(一) 财产权益 | 第24-25页 |
(二) 人格权益 | 第25页 |
(三) 政治权益 | 第25-26页 |
(四) 教育权益 | 第26页 |
二、 农村妇女权益受侵害的危害 | 第26-27页 |
(一) 复制了性别歧视 | 第26页 |
(二) 损害了妇女的诸多合法权益 | 第26-27页 |
(三) 抑制了妇女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妇女的经济收入 | 第27页 |
(四) 影响农村家庭和社会稳定 | 第27页 |
三、 农村妇女权益受损的深层解释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到修改村规民约之中 | 第28-35页 |
一、 社会工作介入的宗旨 | 第28-29页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 | 第29页 |
三、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 | 第29-30页 |
四、 社会工作介入的困难 | 第30-31页 |
五、 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案 | 第31-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辞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