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适用的构成要件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受害人须有过错 | 第10-14页 |
一、 受害人过错的性质 | 第10-12页 |
二、 受害人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受害人的行为是同一损害发生或扩大的原因 | 第14-17页 |
一、 学理界的几种观点 | 第15-17页 |
二、 笔者观点 | 第17页 |
第三节 受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不当行为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关于受害人是否必须具有过失相抵能力 | 第18-24页 |
一、 关于受害人是否必须具有过失相抵能力的几种学说 | 第18-20页 |
二、 我国关于过失相抵能力的缺陷与完善 | 第20-24页 |
第二章 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适用范围 | 第24-37页 |
第一节 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适用于无过错责任 | 第24-28页 |
一、 关于过失相抵能否在无过错责任中适用的两种观点 | 第24-25页 |
二、 过失相抵在无过错责任下的适用性的法理依据 | 第25-27页 |
三、 无过错责任中的过失相抵适用的限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适用的主体范围 | 第28-37页 |
一、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过错理论的扩充——从受害人到受害方 | 第28-31页 |
二、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方的类型分析 | 第31-34页 |
三、 好意同乘与过失相抵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适用的方法 | 第37-47页 |
第一节 过失相抵适用的具体操作规则 | 第37-43页 |
一、 过失相抵与原因力规则 | 第37-41页 |
二、 优者危险承担规则 | 第41-43页 |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过失相抵的比例问题 | 第43-47页 |
一、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过失相抵比例的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二、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过失相抵适用的细化、类型化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