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调查分析 | 第9-12页 |
1、调查的目的 | 第9页 |
2、调查方法和对象 | 第9页 |
3、《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9-11页 |
4、《高中生重视数学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11-12页 |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课前预习的有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 课前预习的定义 | 第14页 |
(二) 课前预习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三) 数学课课前预习 | 第15-17页 |
第三章 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自主学习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二) 自主学习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8页 |
(三) 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四) 数学课前预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 | 第19-20页 |
第四章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 第20-24页 |
(一) 导学案的课前预习 | 第20-21页 |
(二) 自制模型的预习 | 第21-22页 |
(三) 参与社会实践预习 | 第22-23页 |
(四) 小结归纳预习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实施数学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 | 第24-35页 |
(一)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1、实验目的 | 第24页 |
2、实验假设 | 第24页 |
3、被试概况 | 第24页 |
(二)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1、学习材料 | 第24页 |
2、评估材料 | 第24-25页 |
(三)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1、实验模式 | 第25页 |
2、实验的自变量特征 | 第25页 |
3、实验的因变量 | 第25页 |
4、实验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25-26页 |
(四) 实验过程 | 第26页 |
1、实验准备阶段 | 第26页 |
2、实验时间与次数 | 第26页 |
3、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 第26页 |
(五)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1、实验前后测成绩的比较与分析 | 第27页 |
2、课前预习与学生成绩的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3、对入学考试卷、段考试卷和期考试卷的分析 | 第28-30页 |
(六) 实验后对教师相关访谈后的分析 | 第30页 |
(七) 试验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30-31页 |
(八) 实验后对学生相关访谈后的分析 | 第31-34页 |
(九)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第34-35页 |
1、坚持课前预习对数学成绩有促进作用 | 第34页 |
2、坚持课前预习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34-35页 |
第六章 对重视数学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思考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第38-40页 |
【附录2】 《高中生重视数学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第40-42页 |
【附录3】 柳州二中2011级新生入学考试数学科试卷 | 第42-44页 |
【附录4】 柳州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段考试题 | 第44-46页 |
【附录5】 柳州二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考试题 | 第46-48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