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和VC++的光纤智能结构信息处理与监控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光纤智能结构与计算机监控 | 第11-14页 |
| ·光纤智能结构 | 第11-13页 |
| ·计算机监控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系统原理 | 第16-22页 |
| ·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 ·硬件组成与设计 | 第17-20页 |
| ·光源 | 第17页 |
| ·光纤智能结构 | 第17-18页 |
| ·光电转换 | 第18页 |
| ·信号放大 | 第18-19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19-20页 |
| ·监控软件设计 | 第20-21页 |
| ·开发工具 | 第20-21页 |
| ·设计原理与功能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光电信号处理(硬件部分设计) | 第22-33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22-24页 |
| ·各模块功能与关键技术 | 第24-31页 |
| ·A/D 转换 | 第24-25页 |
| ·数字滤波 | 第25-27页 |
| ·SCI—PC 串口通信 | 第27-30页 |
| ·EV(事件管理器模块) | 第30页 |
| ·软件环境 | 第30-31页 |
| ·TMS320LF2407 的编程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光电信号处理(监控软件部分设计) | 第33-44页 |
| ·功能概述 | 第33页 |
| ·串口通信 | 第33-34页 |
| ·光纤智能结构信息处理 | 第34-38页 |
| ·门限法 | 第35页 |
| ·神经网络 | 第35-38页 |
| ·光纤智能结构信息存储 | 第38-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系统实验 | 第44-50页 |
| ·实验 | 第44-45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5-49页 |
| ·实验结论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