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浸出赤泥渣回收二氧化钛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钛白粉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12页 |
| ·钛白粉的生产状况 | 第12-16页 |
| ·钛资源的分布 | 第12-13页 |
|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 | 第13-15页 |
| ·钛白生产的原料 | 第15-16页 |
| ·赤泥的性质及利用现状 | 第16-19页 |
|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1-31页 |
| ·试验原料 | 第21-24页 |
| ·赤泥渣的成分分析 | 第21页 |
| ·赤泥渣的物相分析 | 第21-22页 |
| ·赤泥渣的差热分析 | 第22-23页 |
| ·粒度分析测试 | 第23-24页 |
|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24-26页 |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 ·试验中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 ·二氧化钛的测定 | 第26页 |
| ·铁的测定 | 第26-28页 |
| ·铝的测定 | 第28-29页 |
| ·硅的测定 | 第29页 |
| ·试验工艺流程图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硫酸浸出二氧化钛的试验研究 | 第31-39页 |
|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 ·试验装置图 | 第31-32页 |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32-36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反应机理的验证讨论 | 第36-37页 |
| ·酸浸的正交试验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浸出液的脱硅试验研究 | 第39-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浸出液的主要成分 | 第40页 |
| ·脱硅方法的确定 | 第40-41页 |
| ·脱硅的试验操作 | 第41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 ·温度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脱硅时间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晶种添加量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溶液中铁的萃取试验研究 | 第45-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 ·试验原料和试剂 | 第45-46页 |
| ·试验方案 | 第46页 |
| ·试验操作 | 第46-47页 |
| ·萃铁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 ·水相中Cl~-的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7页 |
| ·水相酸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萃取剂与稀释剂的配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有机相中铁的反萃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钛的水解试验研究 | 第51-59页 |
| ·引言 | 第51-53页 |
| ·钛液的水解机理 | 第51-52页 |
| ·钛液的水解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 ·试验部分 | 第53-54页 |
| ·试验原料 | 第53-54页 |
| ·试验操作 | 第54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 ·钛液F值对钛水解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水解时间对钛水解的影响 | 第55页 |
| ·水解温度对钛水解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晶种添加量对钛水解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