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动因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国内外学者给出的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7-18页 |
·本文的界定 | 第18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18-21页 |
·国外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18-19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19-21页 |
·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第21-24页 |
·会计手段 | 第21-22页 |
·非会计手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24-31页 |
·会计准则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会计准则的性质 | 第24-25页 |
·会计准则的两大重要特征 | 第25-26页 |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持久的博弈 | 第26-28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的动态发展 | 第28-31页 |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 第28-29页 |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31-41页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 第31-35页 |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 | 第31-32页 |
·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 | 第32页 |
·关联方外延的扩展及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 第32-33页 |
·企业合并的变化 | 第33-34页 |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 | 第34-35页 |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 第35-41页 |
·新债务重组准则为调节盈余扩大了空间 | 第35-37页 |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扩大了调节盈余的空间 | 第37-38页 |
·开发费用资本化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 第38-39页 |
·上市公司仍通过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定量分析 | 第41-48页 |
·简单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果验证与结论 | 第45-46页 |
·实例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对盈余管理及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几点思考 | 第48-56页 |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 第48-52页 |
·改进和加强证监部门监管 | 第48-49页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提高投资者素质 | 第50-51页 |
·规范政府行为 | 第51页 |
·实施诚信教育工程 | 第51-52页 |
·盈余管理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 | 第52-56页 |
·完善和修订会计准则内容 | 第52-53页 |
·完善会计准则操作指南 | 第53页 |
·健全会计准则解释机制 | 第53-54页 |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 第54页 |
·推行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并重机制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