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分类模式及其立法规范适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我国的公司类型划分及《公司法》体系安排第14-18页
 一、我国公司类型划分第14-16页
  (一)公司的学理分类第14页
  (二)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类型划分第14-15页
  (三)《公司法》中公司类型划分的标准第15页
  (四)对于规范设置应产生实际影响的公司类型第15-16页
 二、《公司法》章节设置第16-18页
  (一)总体章节划分第16页
  (二)总则第16-17页
  (三)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规范第17页
  (四)公司运行中的普适规范第17-18页
第二章 公司法规范体系的比较法研究第18-25页
 一、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公司法体系第18-20页
  (一)英国公司法第18-19页
  (二)美国公司法第19-20页
 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地区)的公司法体系第20-25页
  (一)法国公司法第20-21页
  (二)日本公司法第21-22页
  (三)台湾地区公司法第22-23页
  (四)德国公司法第23-25页
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规范设置的区分第25-29页
 一、《公司法》中规范设置的区分第25-26页
  (一)公司规模不同第25页
  (二)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同第25-26页
  (三)对于股份转让的限制不同第26页
  (四)公司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第26页
 二、不同类型公司的内在差异对立法的影响第26-29页
  (一)公司治理结构区分度不足第26-27页
  (二)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区分度不足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公司法》规范适用的实证分析第29-47页
 一、《公司法》中的一体适用规范第29页
 二、法律明确规定参照适用的规范第29-30页
 三、对不同类型公司分别做出相同或相似规定的情况第30-35页
  (一)公司的设立条件第30-31页
  (二)注册资本第31页
  (三)出资及设立登记第31-32页
  (四)出资不足的补充第32-33页
  (五)股东(大)会的组成及地位第33页
  (六)股东(大)会会议的召集与主持第33-34页
  (七)监事会的设立与组成第34页
  (八)小结第34-35页
 四、应参照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第35-40页
  (一)股东名册的制备第35-36页
  (二)股东的会计账簿查阅权第36-37页
  (三)股东的优先认股权第37-38页
  (四)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第38-39页
  (五)对股东资格的解除第39页
  (六)股份受让人对于出资的连带责任第39-40页
  (七)小结第40页
 五、应参照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第40-47页
  (一)股东名册查阅权第40-41页
  (二)瑕疵出资时发起人的连带责任第41-42页
  (三)发起人对公司设立行为承担的责任第42-44页
  (四)董事、监事选举的累积投票制第44页
  (五)董事对于董事会决议的责任及免除第44-45页
  (六)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制度第45-46页
  (七)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公司分类及《公司法》规范设置的重构方式第47-53页
 一、改革公司的分类方式第47-50页
  (一)公司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第47页
  (二)公司分类模式改革的不同方向第47-49页
  (三)公司再分类的现实意义第49-50页
 二、加大不同类型公司规范的区分度第50-51页
  (一)增大公司规范区分度第50页
  (二)规范强制性与任意性的应用第50-51页
 三、调整立法顺序,优先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第51-53页
  (一)不同类型公司规范的设置要求第51-52页
  (二)规范设置顺序对于法律适用的意义第52页
  (三)对于公司法立法体例的调整方式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L-20重结晶过程中的晶型转变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法律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