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意义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5页 |
2 列车牵引计算基础 | 第15-32页 |
·牵引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16-20页 |
·牵引力介绍 | 第16-18页 |
·计算模型 | 第18-20页 |
·阻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20-27页 |
·基本阻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21-23页 |
·附加阻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23-27页 |
·启动阻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27页 |
·制动力及其计算模型 | 第27-32页 |
·制动力介绍 | 第27-29页 |
·计算模型 | 第29-32页 |
3 运动方程及特殊区段阻力的计算方法 | 第32-41页 |
·运动方程及求解 | 第32-36页 |
·列车牵引运算模型发展 | 第36-37页 |
·特殊区段运行附加阻力的计算 | 第37-41页 |
·坡道附加阻力 | 第38-39页 |
·曲线附加阻力 | 第39-41页 |
4 列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平台 | 第41-52页 |
·仿真平台设计原则 | 第41页 |
·模型需求 | 第41-43页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43-44页 |
·设备描述表及图形系统结构 | 第44页 |
·图形系统结构 | 第44-47页 |
·设备描述表的生成 | 第44-46页 |
·笔画刷 | 第46-47页 |
·类 | 第47-49页 |
·系统仿真关键技术 | 第49-52页 |
·GDI+ | 第49-50页 |
·双缓存技术 | 第50-52页 |
5. 系统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仿真程序总流程图 | 第52页 |
·列车编组方式 | 第52-53页 |
·应用程序框架 | 第53-54页 |
·对话框设计 | 第54-57页 |
·列车运行基本参数输入 | 第57-5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60页 |
·仿真过程中的一些数据 | 第60-62页 |
·线路区段数据 | 第60-61页 |
·其它参数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