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新型生长抑素DNA疫苗免疫猪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缩略词表第16-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生长抑素DNA疫苗研究进展第20-46页
 1 生长抑素DNA疫苗的种类第21-25页
   ·单拷贝生长抑素-乙肝表面抗原融合表达质粒第21-22页
   ·双拷贝生长抑素-乙肝表面抗原融合表达质粒第22-23页
     ·pcS/2SS融合表达质粒第22页
     ·pEGS/2SS融合表达质粒第22-23页
     ·pES/2SS融合表达质粒第23页
     ·pES/2SS-CpG融合表达质粒第23页
   ·GM-CSF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第23-24页
   ·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第24-25页
     ·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第24页
     ·非抗性筛选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第24-25页
 2 提高生长抑素DNA免疫效果的方法第25-32页
   ·免疫方式第25-28页
     ·肌肉注射法第25-26页
     ·皮内注射法第26页
     ·粘膜表面接种第26-27页
     ·基因枪法第27页
     ·电转化法第27页
     ·其他免疫方式第27-28页
     ·生长抑素基因疫苗免疫方式第28页
   ·免疫剂量第28-29页
   ·免疫次数第29页
   ·免疫佐剂第29-32页
     ·免疫佐剂的作用第29-30页
     ·免疫佐剂类型第30-31页
     ·生长抑素DNA疫苗的佐剂效应第31-32页
 3 降低生长抑素DNA疫苗成本、提高接种操作简便性的方法第32-34页
   ·注射第32-33页
   ·口服第33-34页
   ·鼻腔给药第34页
   ·组合接种第34页
 4 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安全性第34-42页
   ·DNA残留第35-36页
   ·DNA整合第36-38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第38-39页
   ·生殖毒性第39-40页
   ·免疫耐受第40-41页
   ·辅助因子和佐剂的副作用第41-42页
   ·环境安全第42页
 5 生长抑素DNA疫苗免疫机制研究进展第42-45页
   ·基因表达第42-43页
   ·免疫应答第43-44页
     ·体液免疫反应第43页
     ·细胞免疫反应第43-44页
   ·免疫中和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第二章 仔猪口服新型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和促生长效果研究第46-58页
 摘要第46页
 引言第46-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8-52页
   ·材料第48-50页
     ·质粒、细菌第48页
     ·仪器设备第48-49页
     ·试剂第49页
     ·受试动物第49页
     ·试剂的配制第49-50页
   ·方法第50-52页
     ·疫苗菌中质粒的提取与鉴定第50页
     ·疫苗的制备第50页
     ·动物的分组、饲养管理及体重称量第50页
     ·免疫前准备、免疫剂量及样品采集第50-51页
     ·抗体效价(生长抑素IgG)检测第51-52页
     ·SS检测第52页
     ·数据分析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仔猪行为观察结果第52页
   ·ELISA检测结果第52-53页
   ·浆SS浓度第53页
   ·体重称量结果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8页
   ·仔猪的免疫应答反应第54-55页
   ·疫苗促生长的效果第55-58页
     ·免疫次数与免疫间隔第56页
     ·免疫剂量第56-58页
第三章 仔猪鼻腔免疫新型生长抑素DNA疫苗的促生长效果第58-64页
 摘要第58页
 引言第58-5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材料第59页
     ·疫苗第59页
     ·仪器设备第59页
     ·试剂第59页
     ·受试动物第59页
   ·方法第59-60页
     ·疫苗的制备第59页
     ·动物的分组及饲养管理第59-60页
     ·免疫剂量及体重称量第60页
     ·数据分析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仔猪行为观察结果第60页
   ·体重称量结果第60-62页
     ·鼻腔免疫日增重结果第60-61页
     ·两种免疫方式之间的比较第61-62页
 3 讨论第62-64页
   ·鼻腔免疫的促生长效果第62-63页
   ·鼻腔免疫与口服免疫的优劣第63-64页
第四章 新型生长抑素DNA疫苗肌肉注射小鼠后目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第64-85页
 摘要第64页
 引言第64-6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5-70页
   ·材料第65-66页
     ·疫苗、质粒和菌株第65-6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6页
     ·主要试剂第66页
     ·受试动物第66页
   ·方法第66-70页
     ·疫苗制备第66-67页
     ·试剂配制第67页
     ·动物饲养管理第67页
     ·疫苗接种第67-68页
     ·样品采集第68页
     ·石蜡组织切片制作步骤与方法第68-7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0-83页
   ·小鼠行为与生理观察结果第70页
   ·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第70-83页
     ·心脏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2-1~4-2-6第70-72页
     ·肝脏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3-1~4-3-6第72-74页
     ·脾脏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4-1~4-4-6第74-77页
     ·肺脏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5-1~4-5-6第77-79页
     ·肾脏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6-1~4-6-6第79-81页
     ·肌肉组织切片SS表达与分布情况如图4-7-1~4-7-6第81-83页
 3 讨论第83-85页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85-88页
 1 讨论第85-86页
 2 结论第86-88页
   ·疫苗免疫效应显著第86-87页
   ·口服和鼻腔免疫提高了仔猪的生长速度,后者较前者效力高第87页
   ·初步探明了肌肉注射接种疫苗后目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证实肌肉注射免疫是可行和安全的第87-88页
创新与不足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8页
已发表研究论文第98-99页
已授权和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第99-100页
Curriculum Vitae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莳萝子挥发油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湖北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