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若干思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一、非法证据界定 | 第11-13页 |
(一) 关于“非法证据”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非法证据的分类 | 第12-13页 |
二、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13-21页 |
(一)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 | 第13页 |
(二)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 | 第13-16页 |
1. 非法言词证据 | 第14-15页 |
2. 非法实物证据 | 第15页 |
3. 对于死刑案件的证据的特殊规定 | 第15-16页 |
(三)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 第16-18页 |
1. 非法取证规则的例外 | 第17页 |
2. 毒树之果的例外 | 第17-18页 |
(四) 我国非法证据规则的例外 | 第18-21页 |
1. 对非法言词证据的例外采用 | 第18-19页 |
2. 对非法实物证据的例外采用 | 第19-21页 |
三、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 第21-33页 |
(一) 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 | 第21-22页 |
1.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提出主体 | 第21页 |
2.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提出主体 | 第21-22页 |
(二) 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时间 | 第22-24页 |
1. 美国非法证据动议提出的时间 | 第22页 |
2.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提出时间 | 第22-24页 |
(三) 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 第24-27页 |
1. 国外法关于证明责任的规定 | 第24-25页 |
2.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 第25-26页 |
3. 证明标准 | 第26-27页 |
(四) 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后果 | 第27-33页 |
1. 国外法对非法证据的处理 | 第27-29页 |
2. 我国对非法证据的处理 | 第29-33页 |
四、对“两个规定”不足之浅析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