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关键部位机械疲劳分析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次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课题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 第13-27页 |
·疲劳研究简史 | 第13-14页 |
·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工程中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发动机机体疲劳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机体机械疲劳基础问题分析 | 第29-41页 |
·相关的基本疲劳理论 | 第29-34页 |
·疲劳及其机理 | 第29-30页 |
·疲劳的分类 | 第30-32页 |
·几个疲劳寿命计算模型 | 第32-34页 |
·影响机体疲劳的因素及其特点 | 第34-38页 |
·机体的结构型式 | 第35页 |
·发动机机体承受的载荷 | 第35-36页 |
·机体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 第36-38页 |
·机体疲劳研究的难点 | 第38页 |
·疲劳计算模型在机体疲劳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机体机械疲劳数值仿真研究 | 第41-63页 |
·基于有限元的机体疲劳寿命仿真模型 | 第41-43页 |
·495柴油机机体疲劳仿真 | 第43-56页 |
·机体承受的载荷及其计算 | 第43-45页 |
·应力计算 | 第45-50页 |
·疲劳寿命计算 | 第50-54页 |
·疲劳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载荷对疲劳寿命分布的影响 | 第56-61页 |
·集中载荷与分布载荷 | 第56-57页 |
·主轴承处水平方向载荷对中隔板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7-59页 |
·集中载荷与分布载荷对机体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机体机械疲劳模拟试验系统开发 | 第63-82页 |
·系统总体方案规划 | 第63-70页 |
·系统总体功能及组成规划 | 第63-65页 |
·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确定 | 第65-67页 |
·试验流程规划 | 第67-70页 |
·液压加载系统开发 | 第70-77页 |
·液压系统设计 | 第70-74页 |
·闭环压力测控系统开发 | 第74-77页 |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 | 第77-79页 |
·系统调试与应用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机体机械疲劳试验及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82-102页 |
·机体疲劳试验 | 第82-84页 |
·试验对象 | 第82-83页 |
·试验设备 | 第83页 |
·试验的加载方式与载荷大小 | 第83-84页 |
·机体疲劳仿真 | 第84-87页 |
·应力分析模型 | 第84-85页 |
·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结果的对比 | 第85-86页 |
·疲劳仿真分析 | 第86-87页 |
·疲劳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7-89页 |
·试验失效部位与仿真的薄弱部位的对比 | 第87-89页 |
·疲劳寿命结果的对比 | 第89页 |
·主轴承螺栓孔疲劳寿命仿真与抗疲劳设计 | 第89-101页 |
·疲劳试验应力应变响应分析 | 第91-95页 |
·疲劳寿命计算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95-98页 |
·局部结构改变对螺纹孔疲劳的影响分析及抗疲劳设计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2-103页 |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