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化背景下的货物运输联盟合作与博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联合运输研究 | 第15-22页 |
·企业联盟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博弈论应用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0-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第二章 货物运输联盟组织理论 | 第33-50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概念和特点 | 第33-37页 |
·运输物流化概念 | 第33页 |
·企业联盟的概念 | 第33-34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概念 | 第34-36页 |
·货物运输联盟存在的合理性 | 第36-37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组织结构与特点 | 第37-40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结构 | 第37页 |
·货物运输联盟运输形式 | 第37-38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组织形式 | 第38-39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特点 | 第39-40页 |
·货物运输联盟成因分析 | 第40-43页 |
·低碳经济的需要 | 第40页 |
·模块化经营管理的需要 | 第40页 |
·预防规模不经济的需要 | 第40-41页 |
·提高运输行业地位的需要 | 第41页 |
·资源共享的需要 | 第41-43页 |
·客户个性需求的需要 | 第43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作用 | 第43-45页 |
·节约石油资源 | 第43-44页 |
·提高经济效益 | 第44页 |
·实现资源共享 | 第44页 |
·快速响应市场 | 第44-45页 |
·分散经营风险 | 第45页 |
·提高竞争能力 | 第45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组织理论 | 第45-49页 |
·社会分工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第47-49页 |
·核心能力理论分析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货运联盟社会地位研究 | 第50-59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法律地位 | 第50-55页 |
·不具备法人资格 | 第50-51页 |
·不是非法人型企业 | 第51页 |
·法律地位探讨 | 第51-54页 |
·联盟成员间法律关系及法律责任 | 第54-55页 |
·货物运输联盟的市场地位 | 第55-58页 |
·运输市场分类 | 第55-56页 |
·运输市场结构 | 第56-57页 |
·货物运输联盟市场定位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联合运输市场机遇评估与实现模式选择 | 第59-75页 |
·市场机遇评估与实现模式选择路线 | 第59-60页 |
·联合运输市场机遇价值评估 | 第60-63页 |
·基本概念 | 第60-61页 |
·联合运输市场机遇的实物期权特征分析 | 第61-62页 |
·联合运输市场机遇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联合运输市场机遇实现模式选择 | 第63-64页 |
·实现模式选择模型 | 第64-68页 |
·问题描述 | 第64-65页 |
·实现模式选择分析 | 第65-67页 |
·实证分析 | 第67-68页 |
·核心货物运输企业选择博弈分析 | 第68-74页 |
·核心货物运输企业确定 | 第69-70页 |
·核心货物运输企业组建货物运输联盟收益分析 | 第70-71页 |
·核心货物运输企业决策博弈分析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货物运输联盟运输链合作伙伴系统选择研究 | 第75-110页 |
·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 | 第75-77页 |
·能力原则 | 第75页 |
·兼容性原则 | 第75-76页 |
·贡献原则 | 第76页 |
·互利原则 | 第76-77页 |
·风险最小原则 | 第77页 |
·合作伙伴选择流程 | 第77页 |
·货物运输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问题描述 | 第77-81页 |
·合作伙伴评价指标权重测定方法 | 第81-83页 |
·主观权重因子测定 | 第82页 |
·客观权重测定方法 | 第82-83页 |
·综合权重因子测定方法 | 第83页 |
·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 第83-98页 |
·串行任务下合作伙伴选择 | 第83-93页 |
·混合型任务下合作伙伴选择 | 第93-95页 |
·不完全信息下的合作伙伴选取问题 | 第95-97页 |
·运输链系统评价 | 第97-98页 |
·实证分析 | 第98-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企业基础设施显示及投资博弈分析 | 第110-119页 |
·机制设计相关理论 | 第110-111页 |
·机制设计原理 | 第110-111页 |
·显示原理 | 第111页 |
·货物运输联盟中显示机制设计 | 第111-115页 |
·基础设施状况显示机制 | 第112-114页 |
·实证分析 | 第114-115页 |
·基础设施投资博弈分析 | 第115-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联盟组建及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 第119-144页 |
·货物运输联盟服务内容 | 第119-120页 |
·货物运输企业联盟组建博弈 | 第120-133页 |
·同种运输方式企业联盟收益分析 | 第120-122页 |
·不同运输方式企业联盟收益分析 | 第122-127页 |
·货物运输企业联盟组建收益分析 | 第127-131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组建博弈 | 第131-133页 |
·利益分配模式研究 | 第133-139页 |
·货运联盟博弈描述 | 第133-137页 |
·利益分配方案 | 第137-139页 |
·实证分析 | 第139-143页 |
·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八章 货物运输联盟绩效评价研究 | 第144-157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绩效评价特征 | 第144页 |
·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与流程 | 第144-146页 |
·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 第144-146页 |
·绩效评价流程 | 第146页 |
·货物运输联盟绩效 | 第146-153页 |
·绩效评价目标 | 第146-147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47-149页 |
·指标权重求解 | 第149-152页 |
·绩效评价方法 | 第152-153页 |
·实证分析 | 第153-156页 |
·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57-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75页 |
致谢 | 第175-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