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 研究成果 | 第11页 |
2.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涵义 | 第11-13页 |
3.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实施领域 | 第13页 |
4. 政府主导型战略中政府的主要作用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15-19页 |
(一) 旅游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 旅游的概念 | 第15-16页 |
2. 旅游业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旅游业的作用 | 第16-19页 |
1.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第16-17页 |
2. 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 第17页 |
3. 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 第17页 |
4. 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第17页 |
5. 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 第17-18页 |
6.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 第18-19页 |
二、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3页 |
(一) 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 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 第19页 |
2. 旅游行业管理扎实推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 | 第19-20页 |
3. 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强,客源市场稳固发展 | 第20页 |
4.旅游投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第20页 |
(二) 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现阶段实力分析 | 第20-21页 |
(三)乌海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1. 旅游资源局限 | 第21页 |
2. 产业政策滞后,开发模式单一 | 第21页 |
3. 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 | 第21-22页 |
4. 旅游设施不够配套 | 第22页 |
5. 缺乏整体的规划开发 | 第22页 |
6.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 第22-23页 |
三、乌海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分析 | 第23-25页 |
(一) 区位优势明显 | 第23页 |
(二) 环境潜力 | 第23页 |
(三) 市场潜力 | 第23-24页 |
(四) 文化潜力 | 第24-25页 |
四、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25-32页 |
(一) 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加强科学规划,指导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 | 第25-29页 |
1. 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 第25页 |
2. 找准发展目标定位 | 第25-26页 |
3. 加强旅游规划 | 第26页 |
4. 突出品牌建设,打造西部旅游目的地 | 第26-27页 |
(1) 着力打造黄河风景旅游区 | 第26页 |
(2) 打造沙漠生态旅游区 | 第26-27页 |
(3) 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 | 第27页 |
(4) 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 第27页 |
5. 大力开展旅游营销 | 第27-28页 |
6. 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服务条件 | 第28页 |
7. 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产品 | 第28页 |
8. 加强区域合作 | 第28页 |
9. 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 第28-29页 |
10.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29页 |
(二) 经济上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业发展 | 第29-31页 |
1. 实行税费减免政策 | 第29页 |
2. 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 第29页 |
3. 降低旅游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 第29-30页 |
4. 适当放宽旅游项目贷款政策 | 第30页 |
5.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 第30页 |
6. 建立旅游"绿色通道" | 第30页 |
7. 支持旅行社做大做强 | 第30页 |
8. 加大旅游融资力度 | 第30-31页 |
(三) 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旅游者的正当权益 | 第31-32页 |
1.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 第31页 |
2.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