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 导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服务型政府及其目标定位 | 第15-20页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 | 第17-18页 |
(三) 服务型政府理念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价值取向 | 第18-20页 |
三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 第20-21页 |
(二)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四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成因 | 第23-34页 |
(一) 征地价格太低 | 第23-27页 |
1 低地价不足以弥补土地保障功能 | 第24-25页 |
2 低地价不足以支持失地农民创业与就业 | 第25-26页 |
3 低地价不足以支付适宜水平的社保费用 | 第26-27页 |
(二) 用地业主逃避应有责任 | 第27-28页 |
1 对失地农民就业责任的逃避 | 第27页 |
2 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责任的逃避 | 第27-28页 |
3 对失地农民低标准住房安置 | 第28页 |
(三) 政府难以承担无限责任 | 第28-30页 |
1 政府难以包揽失地农民就业 | 第28-30页 |
2 政府难以包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 第30页 |
3 政府难以承受失地农民的世代追索 | 第30页 |
(四) 失地农民自我保障能力低下 | 第30-31页 |
1 自主创业的劣势 | 第30页 |
2 竞争就业岗位的劣势 | 第30-31页 |
3 传统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惯性 | 第31页 |
(五) 政府能力的局限 | 第31-34页 |
1 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加重 | 第31-32页 |
2 政府可支配财力的有限 | 第32页 |
3 政府与失地农民利益协调困难的加大 | 第32-34页 |
五 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化解 | 第34-42页 |
(一) 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 第34-37页 |
1 提高土地征用价格 | 第34-36页 |
2 土地征用费分配应优先保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需要 | 第36-37页 |
3 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 | 第37页 |
(二) 充分发挥征用土地的综合功能 | 第37-38页 |
1 提高征用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 第37-38页 |
2 提高征用土地的产业发展推动功能 | 第38页 |
3 提高征用土地创造就业的功能 | 第38页 |
(三)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住房保障 | 第38-39页 |
1 保证失地农民还建房的数量与质量 | 第39页 |
2 重视失地农民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 第39页 |
3 减轻失地农民迁居的经济负担 | 第39页 |
(四) 提升失地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 | 第39-40页 |
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培育 | 第39-40页 |
2 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 | 第40页 |
3 失地农民自保意识的增强 | 第40页 |
(五) 加大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扶持 | 第40-42页 |
1 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扶持 | 第40-41页 |
2 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医疗、养老、教育保障的扶持 | 第41页 |
3 公共财政对特困农民的救助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