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文章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基础 | 第15-22页 |
(一) 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1. 养老与养老保障 | 第15-16页 |
2. 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内容 | 第16-17页 |
(二)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2. 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 | 第18-19页 |
3. 社会风险防范理论 | 第19-20页 |
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2页 |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2-32页 |
(一)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 第22-26页 |
1. 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2-25页 |
2. 农村牧区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 | 第25-26页 |
(二)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1. 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 第26-27页 |
2. 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性缺失 | 第27-28页 |
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进一步发展 | 第28-30页 |
4. 老年人福利制度有待健全 | 第30-32页 |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一)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 第32-34页 |
1. 农村牧区养老任务沉重 | 第32-33页 |
2. 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 第33页 |
3. 社会养老保障条件落后 | 第33-34页 |
(二)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34-40页 |
1. 地理气候环境与经济水平的制约 | 第35-36页 |
2. 政府责任的履行不到位 | 第36-37页 |
3. 市场经济下农牧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 第37-38页 |
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38页 |
5. 农牧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 | 第38-40页 |
四、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践及其启示 | 第40-46页 |
(一) 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 第40-42页 |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 第40-41页 |
2. 多元养老保障制度的形成 | 第41-42页 |
(二)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 第42-46页 |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2. 农民年金制度 | 第43-44页 |
3. 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 第44-45页 |
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民间力量 | 第45-46页 |
五、完善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6-56页 |
(一) 强化农村牧区养老保障意识 | 第46-47页 |
(二) 完善农村牧区养老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第47-48页 |
(三) 创新制度安排,增强家庭养老保障能力 | 第48-49页 |
(四) 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 第49-51页 |
(五) 健全农村牧区老年人福利制度 | 第51-53页 |
(六) 落实政府责任,构建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