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典型草原退化群落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物理性质及渗水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前言第12-17页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2-13页
   ·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土壤水分入渗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意义第13-14页
     ·土壤水分入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研究在畜牧业中的意义第16-17页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23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22页
     ·梯度设计第18页
     ·取样及数据获得第18-22页
       ·地上生物量的测定第18页
       ·地下生物量的获取第18-19页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第19-21页
       ·环刀入渗实验第21-22页
   ·土壤表层微形态观察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选择第23-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3-25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3页
     ·自然条件状况第23-25页
       ·地貌第23-24页
       ·气候第24页
       ·水文水系特征第24页
       ·植被第24-25页
       ·土壤第25页
   ·样地选择第25-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45页
   ·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组成第26-27页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变化第27-29页
   ·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第29-36页
     ·含水量的变化第29-30页
     ·机械组成的变化第30-32页
     ·容重的变化第32-33页
     ·田间持水量的变化第33-34页
     ·紧实度的变化第34-35页
     ·总孔隙度的变化第35页
     ·水稳性团粒的变化第35-36页
   ·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水分渗透过程特征及入渗性能强弱的比较第36-40页
     ·土壤水分渗透过程特征分析第36-37页
     ·土壤入渗特征分析第37-38页
     ·土壤倾斜入渗及有积水入渗渗透性能强弱的比较第38-40页
   ·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水分渗透主要影响因子的确定第40-41页
   ·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表层微结构特征第41-45页
     ·退外样地土壤微形态特征第42-43页
     ·退新样地土壤微形态特征第43页
     ·退内样地土壤微形态特征第43-4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5-49页
   ·结论第45-47页
   ·讨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1第52-54页
附录2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原湿地土壤总DNA提取方法及其在氨氧化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草原植物根系起始吸水层深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不同群落状态下的表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