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2 母国监管:基本理论分析 | 第11-19页 |
·母国监管的经济学原理 | 第11-15页 |
·公共利益论 | 第11-12页 |
·捕获论 | 第12页 |
·金融抑制论 | 第12-13页 |
·经济管制论 | 第13-14页 |
·跨国银行监管经济学诸理论的评析 | 第14-15页 |
·母国监管的法学原理 | 第15-19页 |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发展 | 第15-16页 |
·综合监管原则 | 第16-19页 |
3 母国监管: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实践 | 第19-28页 |
·母国监管的目标、政策把握 | 第19-20页 |
·母国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并表监管:母国监管的基本方式 | 第22-24页 |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母国监管的实践 | 第24-26页 |
·我国母国监管实践 | 第26-28页 |
4 母国监管有效性分析 | 第28-44页 |
·监管有效性的多角度分析 | 第28-30页 |
·有效果和有效率 | 第28-29页 |
·微观有效性和宏观有效性 | 第29-30页 |
·体制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 | 第30页 |
·实证分析:我国对银行境外机构母国监管的有效性 | 第30-43页 |
·监管效果分析: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发展快,但国际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薄弱 | 第30-34页 |
·宏观有效性分析:母国监管的基础条件存有差距 | 第34-36页 |
·技术有效性分析:母国监管技术不足 | 第36-41页 |
·体制有效性分析:监管资源配制不合理,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效率低 | 第41-42页 |
·体制有效性分析: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 | 第42-43页 |
·对境外机构母国监管有效性的结论 | 第43-44页 |
5 对我国某商业银行汉城分行现场检查案例分析 | 第44-49页 |
·检查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检查之特色体现 | 第45-47页 |
·案例分析结论 | 第47-49页 |
6 改进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母国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 第49-59页 |
·体制改进:改进分业监管模式、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和保护性制度,强化法规建设 | 第49-54页 |
·改进分业监管模式 | 第49-50页 |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 第50-52页 |
·建立保护性制度 | 第52-53页 |
·强化法规建设 | 第53-54页 |
·技术改进:加强对母行及境外机构的风险监管,提高并表监管效率 | 第54-57页 |
·纠正思想偏差,加强母国监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 第54页 |
·放松业务准入 | 第54-55页 |
·加强对境外机构的风险监管 | 第55-56页 |
·完善和创新母国监管手段 | 第56-57页 |
·督促商业银行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加强内部控制 | 第57页 |
·效率改进:充实监管力量,培养对外监管队伍 | 第57-59页 |
7、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