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1章 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变化 | 第10-17页 |
·对理想的理性审视——君臣观念的深省 | 第10-13页 |
·对归隐的认真思考——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 第13-15页 |
·对诗歌艺术的倾心追求——“重质”更“重文” | 第15-17页 |
第2章 题材内容的变化 | 第17-32页 |
·自叹身世的抒怀遣兴之作 | 第17-20页 |
·深曲哀婉的咏物寓意之作 | 第20-23页 |
·险绝怪异的山川风物之作 | 第23-27页 |
·饱含悲情苦意的怀人寄远之作 | 第27-32页 |
第3章 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变化 | 第32-38页 |
·五言律诗的新面貌 | 第32页 |
·大量采用组诗的形式 | 第32-35页 |
·沉郁顿挫风格的强化和折拗险怪特征的初显 | 第35-38页 |
第4章 陇右诗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 第38-45页 |
·陇右诗发生变化的原因 | 第38-41页 |
·陇右诗发生变化的意义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