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制度价值——私法自治 | 第9-16页 |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法律意志的初步判断 | 第9-12页 |
一、 事实层面的合意与法律层面的合意 | 第9-10页 |
二、 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 第10-11页 |
三、 法律意志的初步判断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肯认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合同的生效——法律意志的深层判断 | 第12-13页 |
一、 法律意志是对意思自治的保障 | 第12页 |
二、 合同的生效是法律意志的衡平工具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私法自治的实现 | 第13-16页 |
一、 法律行为是私法自治实现的工具 | 第13-14页 |
二、 合同要件是这个工具的直接手段 | 第14-15页 |
三、 英美法系的合同有效制度具有相同的功效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分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成立与生效区分的意义 | 第16-17页 |
一、 区分与否的争论 | 第16页 |
二、 区分的制度价值——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转圜空间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合同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的划分 | 第17-19页 |
一、 争论 | 第17-18页 |
二、 划分的标准——法律意志对当事人意思的肯认程度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体例 | 第19-21页 |
一、 立法例的沿革 | 第19-20页 |
二、 立法例的经济基础和思想背景 | 第20-21页 |
第四节 英美法系的合同有效要件 | 第21-24页 |
一、 两大法系合同要件的融合趋势 | 第21-22页 |
二、 英美法系的特殊要件——对价 | 第22-23页 |
三、 大陆法系的原因与英美法系的对价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法律责任 | 第24-29页 |
第一节 合同成立的效力与合同生效的效力 | 第24-26页 |
一、 合同法律效力的范畴较广 | 第24-25页 |
二、 合同生效发生合意之效果意思的法律效力 | 第25页 |
三、 合同成立的法律约束力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合同生效前的法律救济——缔约过失责任 | 第26-29页 |
一、 合同责任划分的常用标准——合同的生效 | 第26-27页 |
二、 合同生效前救济的争论 | 第27页 |
三、 缔约过失责任自产生之初就包含对合同成立后的救济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几类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第29-35页 |
第一节 附条件、附期限合同——当事人对风险的分配 | 第29-31页 |
一、 附款的目的在于当事人对风险的分配 | 第29页 |
二、 条件、期限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 第29-30页 |
三、 不真正条件与法律条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须经登记、批准的合同——法律对公共秩序和利益的保护 | 第31-33页 |
一、 登记、批准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 第31-32页 |
二、 合意的效果意思之法律效力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一般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合同法》中合同成立与生效之检讨 | 第35-46页 |
第一节 立法过程和立法说明 | 第35-38页 |
一、 立法过程 | 第35-36页 |
二、 立法说明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与合同生效的效力 | 第38-40页 |
一、 《合同法》第8条规定与第44条规定的矛盾 | 第38-39页 |
二、 第8条的立法意图未能在条文中得以彰显 | 第39页 |
三、 “依法成立”的法律理解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登记、批准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 第40-44页 |
一、 登记、批准的立法现状 | 第40-41页 |
二、 效果意思的依归 | 第41-42页 |
三、 “系于条件之效力”理论的类推适用 | 第42-44页 |
第四节 无效责任?缔约过失责任? | 第44-46页 |
一、 无效责任的提出 | 第44-45页 |
二、 《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书目 | 第47-49页 |
参考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