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法解释学研究--从意义澄清到政治价值的建构

内容提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导论第13-40页
 一、问题意识第13-29页
 二、研究现状第29-37页
 三、本文研究框架与思路第37-40页
第一章 行政法解释学的基础理论第40-70页
 第一节 传统(民)法解释学概述第40-55页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第40-46页
  二、法律解释的目标第46-49页
  三、法律解释的思维过程第49-50页
  四、法律解释的准则与方法第50-55页
 第二节 行政法解释的本质第55-64页
  一、政治价值VS私人伦理第56-58页
  二、政治价值的基本理论第58-61页
  三、政治价值与行政法解释:通过解释而建构第61-64页
 第三节 行政法解释的功能第64-70页
  一、法律功能第64-66页
  二、政治功能第66-70页
第二章 行政法解释学对象论第70-94页
 第一节 问题意识第70-72页
 第二节 行政法规范的一般理论第72-83页
  一、法作为一种规范的存在第72-74页
  二、行政法规范的概念第74-76页
  三、行政法规范的分类第76-83页
 第三节 行政法规范的规范结构第83-90页
  一、行政法规范中的法律概念第83-88页
  二、行政法规范中的法律条文(规范性语句)第88-90页
 第四节 行政法规范的特征第90-94页
  一、从行政法规范的公法属性看第90-91页
  二、从行政法规范的规范目的来看第91页
  三、从规范作为"客观法则"与"主观行为"的双重存在来看第91页
  四、从规范的效力秩序来看第91-92页
  五、从规范的陈述语句来看第92页
  六、从规范的内涵变迁来看第92页
  七、从行政法规范的解释主体看第92-93页
  八、行政法规范理论对行政法解释的影响之综合探讨第93-94页
第三章 行政法解释思维论:在规范、事实与政策之间第94-133页
 第一节 概述第94-95页
 第二节 行政法解释中的"原则思维"与"政策思维"第95-110页
  一、"原则思维"作为标准的法律思维第95-102页
  二、行政审判中"政策思维"的提出第102-106页
  三、"原则思维"与"政策思维"的关系第106-110页
 第三节 规范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维过程第110-114页
  一、规范主义的思维过程第110-112页
  二、实用主义的思维过程第112-114页
 第四节 规范主义与实用主义立场下的审查标准问题第114-122页
 第五节 政治原则主义解释立场的提出第122-130页
  一、政治原则主义的提出背景:解释方法的"背景规范"第122-123页
  二、政治原则主义的基本理论第123-130页
 第六节 三大解释立场关系的说明与小结第130-133页
第四章 行政法解释方法论(上):规范主义与实用主义立场下的方法第133-167页
 第一节 行政法解释方法论的相对自恰性第133-138页
  一、行政法解释方法对传统法解释学的依赖第133-136页
  二、行政法解释方法对传统方法的突破第136-138页
 第二节 规范主义立场下的解释准则与解释方法第138-156页
  一、规范主义立场下的解释准则第139页
  二、规范主义立场下的解释方法第139-156页
 第三节 实用主义立场下的解释准则与解释方法第156-167页
  一、实用主义立场下的解释准则第156-157页
  二、实用主义立场下的解释方法第157-167页
第五章 行政法解释学方法论(下):政治原则主义立场下的解释方法第167-203页
 第一节 政治原则主义方法的意义第167-168页
 第二节 作为解释准则的"背景规范"第168-179页
  一、"背景规范"的问题意识与传统法解释学第168-169页
  二、孙斯坦行政法解释学中的"背景规范"理论第169-174页
  三、中国行政法解释的"背景规范"理论第174-179页
 第三节 解释方法第179-203页
  一、政治原则主义方法的基本类型:"权衡方法"与"背景规范解释方法"第179-180页
  二、政治价值的内容及冲突:"权衡方法"理论的前提问题第180-184页
  三、价值权衡方法的内容第184-197页
  四、"背景规范解释"方法的内容第197-203页
第六章 行政法解释的中国实践:以最高法院的解释活动为考察对象第203-244页
 第一节 考察对象、考察范围、考察目标限定及理由说明第203-206页
  一、考察对象的限定及理由第203-204页
  二、考察范围的限定及说明第204-206页
  三、考察目标限定及理由说明第206页
 第二节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法解释的双重叙事:一个理论考察的基本框架第206-208页
  一、"文本定向的法律解释"与"问题定向的法律解释"的双重叙事第206-208页
  二、技术与思想的双重叙事第208页
 第三节 最高院"文本定向的法律解释"之考察:以2000年解释为对象第208-217页
  一、框架说明第208-209页
  二、具体考察第209-216页
  三、评价第216-217页
 第四节 最高院"问题定向的法律解释"之考察第217-237页
  一、解释立场与解释方法宏观勾勒第217-218页
  二、解释立场与解释方法的微观剖析第218-234页
  三、对最高法院行政审判中法律解释之评价与反思第234-237页
 第五节 从实践到实践的逻辑:最高法院行政法解释的思想叙事第237-244页
  一、最高法院在行政法解释中的"两面性"第237-239页
  二、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第239-244页
结论第244-246页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主要案件中的解释实践(1994—2006)第246-251页
参考文献第251-257页

论文共2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
下一篇: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