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姬小蜂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刺桐姬小蜂的起源与分布 | 第11页 |
·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与为害 | 第11-14页 |
·刺桐姬小蜂的防治研究 | 第14-15页 |
·刺桐姬小蜂的风险分析 | 第15-16页 |
·刺桐的经济价值 | 第16-17页 |
2 刺桐姬小蜂形态学研究 | 第17-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卵 | 第20页 |
·幼虫 | 第20-21页 |
·蛹 | 第21页 |
·成虫 | 第21-2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2-23页 |
3 刺桐姬小蜂雌性生殖系统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23-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Ringer's生理盐水的配制 | 第23页 |
·刺桐姬小蜂成蜂的收集与和保存 | 第23页 |
·刺桐姬小蜂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23-24页 |
·测量和测量数据统计 | 第24页 |
·刺桐姬小蜂羽化后不同时间怀卵量的变化 | 第24页 |
·刺桐姬小蜂在不同温度下的怀卵量的变化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刺桐姬小蜂雌性生殖系统整体形态结构 | 第25-26页 |
·刺桐姬小蜂雌性生殖系统内部各器官测量 | 第26-27页 |
·刺桐姬小蜂羽化后不同时间怀卵量的变化 | 第27页 |
·刺桐姬小蜂在不同温度下的怀卵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8-29页 |
4 刺桐姬小蜂羽化,交配和产卵习性的研究 | 第29-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刺桐姬小蜂的羽化、交配、产卵行为 | 第29页 |
·刺桐姬小蜂成虫活动习性观察 | 第29页 |
·刺桐姬小蜂的羽化规律及雌雄性比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刺桐姬小蜂的羽化、交配、产卵行为 | 第30-31页 |
·刺桐姬小蜂成虫活动习性观察 | 第31页 |
·刺桐姬小蜂的羽化规律及雌雄性比 | 第31-3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5 影响刺桐姬小蜂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研究 | 第34-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温度对刺桐姬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温度对刺桐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4-36页 |
·湿度对刺桐姬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温度对刺桐姬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37-41页 |
·不同温度对刺桐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1-46页 |
·不同温度下刺桐姬小蜂发育历期 | 第41-44页 |
·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历期预测 | 第44-46页 |
·湿度对刺桐姬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46-4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6 刺桐姬小蜂危害状况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研究 | 第49-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厦门地区不同地点刺桐受害情况调查 | 第49页 |
·刺桐姬小蜂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厦门地区不同地点刺桐受害情况调查 | 第50-51页 |
·刺桐姬小蜂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 第51-5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