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元杂剧研究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主要观点 | 第8-9页 |
第一章 作者的叙事——视角的干预 | 第9-27页 |
第一节 代言体与作者的超越视角 | 第9-12页 |
第二节 视角的超越——体制 | 第12-19页 |
第三节 视角的超越——内容 | 第19-25页 |
第四节 视角的偏离与僵滞——插入情节与赘余场面描写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情节结构 | 第27-45页 |
第一节 元杂剧之“关目”与叙事学之“情节”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情节结构模式——“道是无情还有情” | 第30-36页 |
第三节 情节之结撰——以作者为出发点 | 第36-45页 |
第三章 音乐体制及对叙事的制约 | 第45-52页 |
第一节 音乐结构及其叙事功能 | 第45-49页 |
第二节 限量化的叙事——音乐体制对叙事的限制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