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两种迥异的写作姿态 | 第7-13页 |
(一) 积极健康的青春写作 | 第7-9页 |
(二) 狂放不羁的青春写作 | 第9-13页 |
二、社会变革与青春写作 | 第13-16页 |
(一) 社会变革对郁秀的影响 | 第13-14页 |
(二) 社会变革对韩寒的影响 | 第14-16页 |
三、文学变革与青春写作 | 第16-24页 |
(一) 青春写作的觉醒 | 第16-19页 |
(二) 青春写作的畸变 | 第19-24页 |
四、青春写作的文化分析 | 第24-28页 |
(一) 童心未泯的青春世界 | 第24-25页 |
(二) 渴望认同的青春情感 | 第25-27页 |
(三) 继承与反叛的青春气质 | 第27-28页 |
五、青春写作的走向及其社会影响 | 第28-32页 |
(一) 青春写作的社会影响 | 第28-30页 |
(二) 青春写作的展望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论文摘要 | 第38-42页 |
Abstract | 第42-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