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媒体对少数族群报道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新华日报》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1页 |
|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创新价值 | 第9-10页 |
| ·几点说明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理论准备 | 第11-24页 |
| ·主要概念辨析界定 | 第11-14页 |
| ·“少数族群”概念回顾与界定 | 第11-13页 |
| ·从“媒介”到“大众传播媒介” | 第13-14页 |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理论奠基:媒介功能研究回顾 | 第14-17页 |
| ·实证调查:相关研究方法回顾 | 第17-19页 |
| ·功能主义理论回溯 | 第19-24页 |
| ·形构秩序 | 第19-22页 |
| ·解构冲突 | 第22-23页 |
| ·分析框架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实证资料 | 第24-42页 |
| ·媒介报道少数族群的定量分析 | 第24-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统计结果呈现 | 第25-29页 |
| ·媒介报道少数族群的定性分析 | 第29-34页 |
| ·官方话语:政府政策及实施状况 | 第29-30页 |
| ·族群视角:民风民俗与文化魅力 | 第30-32页 |
| ·族群互动:族际互动与融洽沟通 | 第32-34页 |
| ·少数族群对媒介的全方位诉求 | 第34-42页 |
| ·基本生存适应:汇聚具体城市信息 | 第34-36页 |
| ·内部文化传承:保存族群集体记忆 | 第36-38页 |
| ·外部沟通联系:建立族群良好互动 | 第38-42页 |
| 第四章 资料解读 | 第42-53页 |
| ·差异分析:低关注状态与话语需求 | 第42-44页 |
| ·媒介关注度加剧边缘化 | 第42-44页 |
| ·边缘地位急需话语表达 | 第44页 |
| ·影响分析:各层面的负面影响体现 | 第44-47页 |
| ·微观:个体社会化欠缺 | 第44-46页 |
| ·中观:文化断裂与歪曲 | 第46页 |
| ·宏观:结构僵化而单一 | 第46-47页 |
| ·原因分析:多种因素合力作用效应 | 第47-53页 |
| ·媒体经济效益考量 | 第47-48页 |
| ·纵向历史事件遗留 | 第48-50页 |
| ·横向世界形势预警 | 第50-51页 |
| ·多方力量共同作用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功能重整 | 第53-60页 |
| ·社会整合过程中体现结构搭建 | 第53-56页 |
| ·微观层面:族群个体社会化 | 第53-54页 |
| ·中观层面:文化继承与传播 | 第54-56页 |
| ·宏观层面:社会监视与协调 | 第56页 |
| ·社会冲突过程中展现互动化解 | 第56-58页 |
| ·表达冲突:真实展现边缘化 | 第57页 |
| ·突破隔阂:消除陌生与误解 | 第57-58页 |
| ·提供平台:冲突的集中化解 | 第58页 |
| ·前景展望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