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炎症的发病机制 | 第10-14页 |
·细胞因子与炎症 | 第10-11页 |
·转录因子与炎症 | 第11-12页 |
·炎性介质与炎症 | 第12-14页 |
·脑内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第14-17页 |
·阿尔茨海默症与炎症 | 第14-16页 |
·帕金森病与炎症 | 第16页 |
·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炎症 | 第16-17页 |
·抗炎免疫药物 | 第17-20页 |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 第17-18页 |
·甾体抗炎免疫药 | 第18页 |
·疾病调修药 | 第18-19页 |
·中药免疫调节剂 | 第19页 |
·针对脑内炎症介导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 第19-20页 |
·梓醇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梓醇的理化性质 | 第20页 |
·梓醇的药理作用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23-34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药物配制 | 第24页 |
·实验动物 | 第24-25页 |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25页 |
·行为学实验: Morris水迷宫测试 | 第25-26页 |
·脑组织处理及准备 | 第26页 |
·体重变化测定 | 第26页 |
·脾重指数 | 第26页 |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第26-27页 |
·海马CA1区存活细胞计数 | 第2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外观的影响 | 第27-28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28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脾重指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大脑病理变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线粒体保护作用 | 第34-46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药物配制 | 第36页 |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36页 |
·脑组织处理及准备 | 第36页 |
·脑组织线粒体的提取 | 第36页 |
·组织蛋白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活性氧(ROS)测定 | 第37页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测定 | 第37页 |
·线粒体膜电位(△Ψ)的测定 | 第37-38页 |
·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测定 | 第38页 |
·NFκB表达的侧定 | 第3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皮层和海马线粒体内ROS的影响 | 第39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皮层和海马线粒体iNOS的影响 | 第39-40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皮层和海马MPTP的影响 | 第40-41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皮层和海马△Ψ的影响 | 第41-42页 |
·梓醇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皮层和海马NFκB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