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累犯制度的沿革和理论依据 | 第7-13页 |
第一节 我国和西方累犯制度的沿革 | 第7-10页 |
一、中国累犯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7-8页 |
二、西方累犯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10页 |
第二节 累犯制度的理论根据 | 第10-13页 |
一、累犯制度理论依据的种类 | 第10页 |
二、累犯的理论依据应当是社会危害性基础上的人身危险性 | 第10-13页 |
第二章 累犯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累犯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累犯的成立条件 | 第15-19页 |
一、普通累犯的成立条件 | 第15-17页 |
二、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累犯处罚原则的探讨 | 第19-22页 |
第一节 国外刑法对累犯的处罚原则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累犯的处罚原则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累犯制度的主要缺陷及完善建议 | 第22-46页 |
第一节 对特殊累犯范围界定的建议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对累犯再犯者处罚的建议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对单位累犯处罚的建议 | 第26-34页 |
一、增设单位累犯的理由 | 第26-28页 |
二、单位累犯的类型及其构成条件 | 第28-32页 |
三、单位累犯司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研究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对累犯假释问题的建议 | 第34-36页 |
第五节 对未成年犯罪人累犯问题的建议 | 第36-39页 |
第六节 与相关的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与累犯制度的矛盾问题 | 第39-41页 |
第七节 数罪累犯的处罚的建议 | 第41-43页 |
一、对数罪累犯分别处理的理由 | 第41页 |
二、常见的数罪累犯的类型 | 第41-42页 |
三、数罪累犯的处罚 | 第42-43页 |
第八节 缓刑考验期再犯的应纳入累犯范畴 | 第43-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