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医学模式与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发展概况 | 第15-26页 |
·医学模式发展演进概述 | 第15-21页 |
·医学模式的起源 | 第15-16页 |
·医学模式的发展阶段 | 第16-21页 |
·现代医院门诊部设计的新观念与新趋势 | 第21-26页 |
·影响门诊楼设计发展趋势的各种因素 | 第21页 |
·门诊部设计新观念、新趋势 | 第21-26页 |
第3章 门诊部功能与流线设计 | 第26-60页 |
·门诊的类型 | 第26-27页 |
·门诊部流线组织设计 | 第27-36页 |
·门诊部的人流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门诊就诊程序分析 | 第28-29页 |
·对医院门诊业务流程的流量变化的调查研究 | 第29-31页 |
·门诊流线组织原则 | 第31-33页 |
·门诊流线设计要点 | 第33-36页 |
·综合医院门诊部功能设计 | 第36-60页 |
·门诊部出入口设计 | 第36-40页 |
·门诊部综合大厅设计 | 第40-47页 |
·公用科室设计 | 第47-49页 |
·门诊诊室设计 | 第49-50页 |
·候诊厅设计 | 第50-58页 |
·其他部分设计 | 第58页 |
·心理咨询与精神康复中心 | 第58页 |
·远程医学部的建立与设计 | 第58-60页 |
第4章 门诊部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 第60-101页 |
·门诊楼公共空间的分类及特点 | 第60-62页 |
·公共空间的类型构成 | 第60-62页 |
·公共空间的特点 | 第62页 |
·公共空间的模式分析方法 | 第62-72页 |
·公共空间的心理需求模式 | 第64-68页 |
·公共空间的行为流动模式 | 第68-69页 |
·公共空间的行为分布模式 | 第69-72页 |
·空间组织模式 | 第72-76页 |
·以点状空间为构成骨架的公共空间组织模式 | 第72-73页 |
·以线状空间为构成骨架的公共空间组织模式 | 第73-75页 |
·板块式空间为构成骨架的公共空间组织模式 | 第75-76页 |
·空间秩序的建立 | 第76-83页 |
·空间层级分配的建立 | 第76-77页 |
·空间层级处理手法 | 第77-83页 |
·休闲、附属商业空间 | 第83-86页 |
·专属商业空间设置 | 第83-86页 |
·细节处理的人性化 | 第86页 |
·艺术气息的渗透 | 第86-88页 |
·空间处理的艺术性 | 第86-88页 |
·艺术作品的引入 | 第88页 |
·门诊部外部空间设计 | 第88-94页 |
·外部空间分析 | 第88-91页 |
·门诊楼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规划 | 第91-94页 |
·门诊楼与其它功能用房之间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 | 第94-101页 |
·空间形态 | 第94-95页 |
·门诊楼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塑造 | 第95-101页 |
第5章 设计实践—兰州铁路中心医院门诊楼设计 | 第101-106页 |
·工程概述 | 第101页 |
·门诊楼布局模式 | 第101-102页 |
·人性化的环境设计 | 第102页 |
·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平面设计 | 第102-103页 |
·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室内环境设计 | 第103-104页 |
·强调特色的建筑形象设计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附录 | 第109-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