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论我国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规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第一节 资产管理的一般原理第13-16页
  一、资产管理(Assets Management)第13-14页
  二、美国资产管理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14-16页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第16-21页
  一、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第16-18页
  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特殊性第18-19页
  三、集合资产管理与相类似业务的比较第19-21页
 第三节 我国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前景第21-26页
  一、我国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的现状第21-23页
  二、我国开展集合资产管理投资的前景分析第23-26页
第二章 集合资产管理的投资风险解析第26-36页
 第一节 集合资产管理风险第26-29页
  一、集合资产管理风险的定义第26页
  二、集合资产管理风险的种类第26-28页
  三、造成集合资产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第28-29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资产管理投资风险的实证分析第29-36页
  一、估值调整事件引发的投诉第29-30页
  二、估值调整事件暴露的问题第30-34页
  三、估值调整事件的法律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关系探究第36-50页
 第一节 我国集合资产管理框架的分析第36-40页
  一、法律制度框架第36页
  二、集合资产管理的参与主体第36-38页
  三、集合资产管理运作流程第38-40页
 第二节 集合资产管理参与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解构第40-43页
  一、受托人与委托人第40-41页
  二、受托人与托管人第41-42页
  三、受托人与其他专业机构之间第42页
  四、受托人与监管机构第42页
  五、我国集合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简要评价第42-43页
 第三节 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性质分析第43-46页
  一、借贷法律关系说第43-44页
  二、合伙法律关系说第44页
  三、委托代理关系说第44-45页
  四、信托说第45页
  五、综合型的法律关系说第45-46页
 第四节 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性质模糊引发的主要法律问题第46-50页
  一、保底条款第46-47页
  二、关联交易第47-48页
  三、信息披露第48页
  四、受托人与托管人的法律责任第48页
  五、受托人的诉讼资格第48-49页
  六、委托人救济制度第49页
  七、发行制度第49-50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集合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第50-63页
 第一节 集合资产管理制度的法律回归——信托制度第50-56页
  一、重新界定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属性第50-51页
  二、信托制度安排——“先破后立”第51-52页
  三、信托的制度优势第52-56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集合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建议第56-63页
  一、引入信托制度第56-57页
  二、受托人主体制度第57-58页
  三、关联交易第58页
  四、信息披露第58-59页
  五、受托人和托管人的连带责任第59-60页
  六、委托人制度第60-61页
  七、机构监管制度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云边界层与间断结构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奶制品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