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效应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概述 | 第9-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质及性能测试 | 第20-33页 |
| ·原材料的性质 | 第20-23页 |
| ·水泥 | 第20-21页 |
| ·粗集料 | 第21-22页 |
| ·水 | 第22-23页 |
| ·配合比方案的确定 | 第23-25页 |
| ·现有的级配理论 | 第23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 ·配合比参数的步骤 | 第24-25页 |
|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 第25-26页 |
| ·试件的制备 | 第25-26页 |
| ·养护 | 第26页 |
| ·性能测试 | 第26-32页 |
| ·孔隙 | 第26-30页 |
| ·抗压强度 | 第30页 |
| ·抗弯拉强度 | 第30-3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不同情况下多孔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温度变化 | 第33-46页 |
| ·实验概况 | 第33页 |
| ·实验内容 | 第33-35页 |
| ·温度的测量 | 第33-34页 |
| ·试件的制作与测温布置 | 第34页 |
| ·模拟试验 | 第34-3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路面温度效应理论分析 | 第46-61页 |
| ·路面混凝土温度场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 ·水泥混凝土温度场路面的形成 | 第46页 |
| ·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 ·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48-52页 |
|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 第49页 |
| ·傅立叶定律 | 第49-50页 |
| ·导热微分方程 | 第50页 |
| ·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传质过程 | 第50-52页 |
| ·路面温度应力的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52-58页 |
| ·路面温度应力的概述 | 第52-53页 |
| ·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的分析理论 | 第53-58页 |
| ·有限元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第58-60页 |
|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61-80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 | 第61-65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拟定 | 第61-62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热物性参数 | 第62-65页 |
| ·路面结构参数的选择 | 第65页 |
| ·路面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 第65-69页 |
| ·翘曲应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69-70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70-71页 |
| ·约束条件 | 第71页 |
| ·温度应力有限元模型的计算验证 | 第71-72页 |
| ·温度翘曲应力影响参数的规律分析 | 第72-77页 |
| ·温度梯度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73-74页 |
| ·面层厚度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 ·板长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75页 |
| ·基层模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板宽的影响 | 第76-77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的设置 | 第77-79页 |
| ·接缝的作用 | 第77页 |
| ·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接缝间距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