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合作创新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1-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的技术线路 | 第23-24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 第25-3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创新理论 | 第25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5-26页 |
·资源稀缺理论 | 第26页 |
·博弈论 | 第26-27页 |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 | 第27-28页 |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 第28-31页 |
·中小企业界定 | 第28页 |
·中小企业特征 | 第28-31页 |
3 山西省中小企业特点及合作创新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特点 | 第31-33页 |
·数量多,比重大,投资主体多元化 | 第31页 |
·资源型和传统型企业比重较大 | 第31页 |
·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化特征明显 | 第31-32页 |
·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32页 |
·管理方式落后,创新意识不强 | 第32-33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现状及必要性 | 第33-35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式与问题要求其展开合作创新 | 第34页 |
·合作创新的优势客观上要求其开展合作创新 | 第34页 |
·技术创新的网络化客观要求其开展合作创新 | 第34-35页 |
·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客观上要求其开展合作创新 | 第35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 第35-41页 |
·技术推动力量下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 第35-36页 |
·市场需求拉动下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 第36-37页 |
·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 第37-38页 |
·技术、市场与政府的联合作用 | 第38-41页 |
4 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 | 第41-65页 |
·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型及求解 | 第41-46页 |
·模型设定 | 第41-43页 |
·模型求解 | 第43-44页 |
·政府目标及政府手段 | 第44-46页 |
·均等企业间参与合作创新 | 第46-53页 |
·市场推动的力量 | 第46-49页 |
·减免税收 | 第49-50页 |
·政府补贴 | 第50-52页 |
·减免税收和政府补贴的比较 | 第52-53页 |
·不均等企业间参与合作创新 | 第53-59页 |
·市场推动的力量 | 第53-55页 |
·技术拉动的力量 | 第55-58页 |
·政府的保护作用 | 第58-59页 |
·合同分配比例下的企业合作创新 | 第59-65页 |
·对等企业与偏倚合同 | 第59-62页 |
·不对等企业与合理合同比例 | 第62-64页 |
·政府的监管作用 | 第64-65页 |
5 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实证研究 | 第65-77页 |
·动机-机会-能力(MOA)分析框架 | 第65-66页 |
·基本概念及假设推导 | 第66-70页 |
·动机相关因素 | 第66-67页 |
·机遇相关因素 | 第67-68页 |
·能力相关因素 | 第68页 |
·合作创新与企业绩效 | 第68-70页 |
·问卷调查 | 第70-71页 |
·问卷设计 | 第70页 |
·研究设计 | 第70-71页 |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71-77页 |
·因子分析及效度检验 | 第71-74页 |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 第74-77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7-81页 |
·讨论 | 第77-80页 |
·影响合作创新的关键变量 | 第77-79页 |
·政府的作用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85-8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