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表目录 | 第7-8页 |
| 图目录 | 第8-10页 |
| 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多天线技术简介 | 第13页 |
| ·分布式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本人的工作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多天线技术概述 | 第15-27页 |
| ·多天线技术提出的背景 | 第15页 |
| ·三种多天线技术 | 第15-16页 |
| ·智能天线 | 第16-19页 |
| ·智能天线的发展概述 | 第16页 |
|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 ·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 | 第18-19页 |
| ·智能天线实现的实际考虑 | 第19页 |
| ·多入多出天线MIMO | 第19-22页 |
| ·多出天线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 ·多入多出天线MIMO系统的优点 | 第20-21页 |
| ·多入多出天线MIMO技术实现上的难点 | 第21-22页 |
| ·分布式天线 | 第22-26页 |
| ·分布式天线技术概述 | 第22-23页 |
| ·分布式天线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 ·分布式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分集技术概论 | 第27-46页 |
| ·无线传输信道 | 第27-29页 |
| ·无线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27-28页 |
| ·多径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 ·抗多径技术 | 第29-30页 |
| ·分集技术 | 第30-38页 |
| ·分集方式 | 第31-34页 |
| ·合并技术 | 第34-38页 |
|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空间分集的性能分析 | 第38-45页 |
| ·系统传播模型 | 第38-39页 |
| ·相关阴影衰落分析 | 第39-40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分布式天线室内模型的搭建 | 第46-52页 |
| ·系统级仿真简介 | 第46页 |
| ·分布式天线室内静态测试模型的搭建 | 第46-48页 |
| ·应用环境 | 第46-47页 |
| ·传播模型 | 第47-48页 |
| ·分布式天线室内模型的基本性能 | 第48-51页 |
| ·室内静态仿真平台描述 | 第48-49页 |
| ·仿真参数 | 第49页 |
| ·分布式天线室内模型的基本性能比较 | 第49-51页 |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研究 | 第52-61页 |
| ·传统单天线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 第52-54页 |
| ·功率控制简介 | 第52-53页 |
| ·典型的功率控制算法 | 第53-54页 |
|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基于接收功率的功率控制的研究 | 第54-56页 |
|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与单天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区别 | 第54-55页 |
| ·基于接收功率的功率控制算法的分析 | 第55-56页 |
| ·基于SIR的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56-60页 |
| ·基于SIR的功率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56-57页 |
|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 第57-59页 |
| ·不同天线配置方案的初步研究 | 第59-60页 |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分集技术与复用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 第61-73页 |
| ·分集技术与复用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背景 | 第61页 |
| ·通用分布式天线系统GDAS模型 | 第61-63页 |
| ·分布式天线的复用 | 第63-69页 |
| ·信道模型 | 第63页 |
| ·功率控制方案 | 第63-64页 |
| ·信道容量 | 第64-65页 |
|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 第65-69页 |
| ·分布式天线的分集 | 第69-70页 |
| ·分集原理描述 | 第69页 |
|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 第69-70页 |
| ·分布式天线的新型使用方案 | 第70-72页 |
| ·新型分布式天线的使用方案 | 第70页 |
|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束语 | 第73-75页 |
| 一、课题工作总结 | 第73页 |
| 二、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78-80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