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以中国政治现代化为背景

内容提要第1-9页
导论第9-33页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命题的提出及重要意义第9-13页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命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 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第11-13页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一) 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概念内涵和内容第14-17页
  (三)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理论建设第17-18页
  (四) 提高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第18-20页
  (五) 从政治学、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执政能力第20-21页
 三、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第21-33页
  (一) 核心概念第21-29页
  (二) 研究方法第29-33页
第一章 政治现代化与执政党能力建设第33-67页
 一、政治现代化视野下的政党建设第33-39页
  (一) 政治现代化与政党第34-35页
  (二) 政党与执政党第35-36页
  (三) 政党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第36-39页
 二、中国政治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第39-55页
  (一) 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第39-42页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要求第42-46页
  (三)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关联.第46-55页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第55-67页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涵第55-58页
  (二)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第58-63页
  (三) “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第63-65页
  (四)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第65-67页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层次与要素分析第67-137页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念依据第67-95页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统领执政能力建设第67-72页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第72-79页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第79-95页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方略第95-105页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内涵机理第95-98页
  (二) 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的基本方略第98-100页
  (三) 中国共产党发展政治的基本方略第100-103页
  (四) 中国共产党发展文化的基本方略第103-105页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体制安排第105-115页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第105-107页
  (二) 决定和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主要因素第107-110页
  (三) 现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及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和制约第110-111页
  (四)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特色第111-115页
 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方式第115-124页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创新的理论与逻辑基础第115-119页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第119-121页
  (三) 积极创新,切实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第121-124页
 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资源的整合第124-137页
  (一) 执政资源的涵义、分类和特征第124-126页
  (二) 中国共产党开发执政资源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第126-130页
  (三) 大力开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第130-137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第137-169页
 一、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第137-147页
  (一) 理顺党政关系的重要性第137-143页
  (二) 理顺党政关系的策略第143-147页
 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第147-157页
  (一) 保持党群血肉联系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第147-149页
  (二)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149-151页
  (三)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现实着力点第151-157页
 三、中国共产党与自身建设的关系第157-163页
  (一) 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第157-160页
  (二)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第160-163页
 四、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第163-169页
  (一) 目前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163-165页
  (二) 正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第165-166页
  (三) 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在完善中国政党制度中的重要任务,推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166-169页
第四章 国外执政党能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69-203页
 一、国外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经验与教训第169-179页
  (一)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第169-175页
  (二) 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第175-179页
 二、第三世界国家执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第179-194页
  (一) 印度执政党的经验和教训第179-186页
  (二)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第186-194页
 三、当代西方执政党建设及启示第194-203页
  (一) 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执政党自身变革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第195-198页
  (二)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执政党自身变革对我们党的现代化的启示第198-203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第203-232页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成本第203-209页
  (一) 执政成本的科学内涵第203-204页
  (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本状况第204-205页
  (三) 提高党的执政效率、降低执政成本的主要途径第205-209页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能力评估第209-216页
  (一) 党的执政能力评估的主体第209-210页
  (二) 构建党的执政能力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第210-215页
  (三) 党的执政能力评估工作的艰巨性第215-216页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与党内民主建设第216-232页
  (一) 以制度创新推进和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216-218页
  (二) 构建党内民主的科学制度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第218-220页
  (三)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探讨第220-232页
结论第232-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46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第246-247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247-249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249-252页
后记第252-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akharov-Kuznetsov型方程行波解的存在性
下一篇:完善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