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呼抗口服液最佳工艺优选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鸡毒支原体的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鸡毒支原体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第12-15页 |
·病原学 | 第12-14页 |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改变 | 第15-16页 |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 | 第15页 |
·鸡毒霉形体感染的病理变化 | 第15-16页 |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 | 第16页 |
·中医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中医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分析 | 第16-17页 |
·中医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 第17页 |
·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特点 | 第17-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中草药 | 第19页 |
·菌种 | 第19页 |
·标准品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鸡毒支原体培养基的制备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8页 |
·最佳工艺路线的筛选 | 第21-22页 |
·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的优选 | 第22-24页 |
·慢呼抗口服液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24-25页 |
·慢呼抗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 第25-27页 |
·慢呼抗口服液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43页 |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28页 |
·地龙醇提工艺的优选 | 第28页 |
·黄芩甙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 | 第28-31页 |
·黄芩甙提取工艺的优选 | 第28-29页 |
·黄芩甙含量的测定 | 第29-31页 |
·成型工艺研究结果 | 第31-33页 |
·防腐剂的选择 | 第31页 |
·pH值的调整 | 第31页 |
·制法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31-33页 |
·慢呼抗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 第33-43页 |
·慢呼抗口服液的性状 | 第33页 |
·质量检查 | 第33页 |
·慢呼抗口服液中3味中药的定性鉴别结果 | 第33-34页 |
·慢呼抗口服液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34-38页 |
·慢呼抗口服液初步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 第38-43页 |
4.讨论 | 第43-50页 |
·工艺路线设计及剂型确定 | 第43页 |
·中草药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作用 | 第43-44页 |
·复方制剂体外抑菌活性 | 第44页 |
·药物的现代研究 | 第44-47页 |
·黄芩 | 第44-45页 |
·金银花 | 第45页 |
·地龙 | 第45页 |
·百部 | 第45-46页 |
·桔梗 | 第46页 |
·甘草 | 第46-47页 |
·紫菀 | 第47页 |
·黄芩甙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47-48页 |
·地龙醇提工艺的确定 | 第48页 |
·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48-49页 |
·口服液稳定性研究 | 第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5.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