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京沪高速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 第8-9页 |
| ·结点的构造及局部应力分析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 ·局部分析的常用方法介绍 | 第11-15页 |
| ·子模型法的介绍 | 第12-13页 |
| ·直接建模法的介绍 | 第13-14页 |
| ·两种局部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14-15页 |
| ·本文局部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结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25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结点有限元模型的截取原则和范围 | 第16-17页 |
| ·截取原则 | 第16页 |
| ·截取范围 | 第16-17页 |
| ·结点的材料参数 | 第17-18页 |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18-19页 |
| ·结点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1页 |
| ·荷载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1-23页 |
| ·结点局部分析步骤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工况确定及与恒载组合下的局部分析 | 第25-29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工况确定方法 | 第25-26页 |
| ·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工况 | 第26-27页 |
| ·结点在恒载+最不利活载工况下的局部分析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结点E7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附加力组合下的局部分析 | 第29-49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结点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横向风荷载下的局部分析 | 第29-39页 |
| ·边界荷载 | 第29-30页 |
| ·结点板受力分析 | 第30-33页 |
| ·大横梁腹板受力分析 | 第33-36页 |
| ·主要连接焊缝受力分析 | 第36-37页 |
|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结果比较 | 第37-39页 |
| ·结点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温差荷载下的局部分析 | 第39-48页 |
| ·边界荷载 | 第39页 |
| ·结点板受力分析 | 第39-42页 |
| ·大横梁腹板受力分析 | 第42-45页 |
| ·主要连接焊缝受力分析 | 第45-46页 |
|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结果比较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点ME9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附加力组合下的局部分析 | 第49-6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结点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横向风荷载下的局部分析 | 第49-57页 |
| ·边界荷载 | 第49-50页 |
| ·结点板受力分析 | 第50-53页 |
| ·大横梁腹板受力分析 | 第53-55页 |
| ·主要连接焊缝受力分析 | 第55-56页 |
|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 ·结点在恒载+结点可能最不利活载+温差荷载下的局部分析 | 第57-65页 |
| ·边界荷载 | 第57-58页 |
| ·结点板受力分析 | 第58-61页 |
| ·大横梁腹板受力分析 | 第61-63页 |
| ·主要连接焊缝受力分析 | 第63-64页 |
|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结果比较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