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深层工作的国内外现状 | 第6-7页 |
·本次研究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结果 | 第7-10页 |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地震资料品质的研究 | 第10-20页 |
·T_、T_、T_ 反射层品质变化分析 | 第10-15页 |
·五条大剖面深层反射资料品质分析 | 第10-12页 |
·八块地区深层反射资料品质分析 | 第12-15页 |
·深反射层品质的讨论 | 第15-20页 |
第三章 深层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的研究 | 第20-44页 |
·采集技术的基本思想 | 第20-23页 |
·采集参数的选取 | 第23-40页 |
·道距的选取 | 第23-25页 |
·最大炮检距的选取 | 第25-28页 |
·偏移距的选取 | 第28-30页 |
·检波器组合基距,震源组合基距的选取 | 第30-40页 |
·共反射点的离散效应研究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的反射能力研究 | 第44-59页 |
·反射之研究(一) | 第44-47页 |
·过渡层反射系数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松辽盆地北部深反射层反射系数的分布特点 | 第50-55页 |
·环炮试验与覆盖次数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深层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探讨 | 第59-77页 |
·松北深层地震资料处理参数及流程 | 第59-61页 |
·大倾角偏移处理技术 | 第61-65页 |
·倾角滤波技术 | 第65-67页 |
·反射之研究(二) | 第67-69页 |
·处理实例 | 第69-77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7-80页 |
·讨论 | 第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摘要 | 第84-86页 |
Abstract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