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以未成年人取保候审为中心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1页
第一章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问题与出路第11-24页
 第一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成效第11-15页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特征第11-13页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历史沿革、诉讼价值第13-15页
 第二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第15-20页
  一、适用对象的问题第15-17页
  二、保证金的问题第17-18页
  三、保证人保证的问题第18页
  四、保证期限的问题第18-19页
  五、执行中的问题第19-20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根本出路第20-24页
  一、无罪推定理念:从权力到权利的转变第21-22页
  二、人权保障理念:从打击犯罪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举的转变第22-24页
第二章 未成年人的取保候审:起点和突破口第24-32页
 第一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存废之争第24-26页
  一、全盘否定第24页
  二、改革、完善第24-25页
  三、笔者观点第25-26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质第26-27页
  一、未成年人心理容易受创伤第26页
  二、未成年人思想容易受侵蚀第26-27页
  三、保护未成年人是我国的国策第27页
  四、司法机关重视未成年人司法第27页
 第三节 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有多方面的优势第27-29页
  一、适用中的难度较小第27-28页
  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有效保证第28页
  三、羁押不是最好的刑罚方法第28-29页
 第四节 未成年人避免未决羁押是国际共识第29-32页
  一、英国的保释制度第29-30页
  二、世界其他国家的规定第30页
  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规定第30-31页
  四、《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第31-32页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现状第32-39页
 第一节 我国适用未决羁押的现状第32-35页
  一、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缺陷第32-34页
  二、未成年人更适合非羁押措施第34-35页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立法现状第35-36页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35-36页
  二、我国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第36页
 第三节 我国未成人适用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第36-39页
  一、理念上没有形成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共识第36-37页
  二、立法上没有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区别对待第37页
  三、程序上没有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第37-38页
  四、执行中没有照顾未成人的身心特点第38-39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的取保候审第39-49页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原则第39-41页
  一、权利性与利益性相统一的原则第39-40页
  二、权利性与保护性相统一的原则第40-41页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程序主体系统第41-43页
  一、扩大权利主体第42页
  二、扩大申请主体第42页
  三、引入司法审查主体第42页
  四、增加新的执行主体第42-43页
  五、社会化监督主体第43页
 第三节 完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机制第43-46页
  一、影响风险评估的因素第43-44页
  二、风险程度的界定第44-46页
 第四节 多元化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第46-47页
  一、增加自保的形式第46-47页
  二、增加单位为保证人第47页
 第五节 完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法律责任体系第47-49页
  一、明确界定取保候审决定主体的责任第47-48页
  二、确保权利人参加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第48页
  三、增加取保候审的权利救济程序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模式的网络课程制作与管理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基于速率和队列长度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