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陶艺”的装饰语意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概论 | 第9-15页 |
(一) 陶瓷的产生及定义 | 第9-10页 |
1、陶瓷的产生 | 第9-10页 |
2、陶和瓷的定义 | 第10页 |
(二) 关于现代陶艺的阐释 | 第10-12页 |
1、什么是现代陶艺 | 第10-12页 |
2、现代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的区别 | 第12页 |
(三) 装饰语意的概念释义 | 第12-15页 |
1、装饰的释义 | 第12-13页 |
2、语意的概念 | 第13页 |
3、装饰语意 | 第13-15页 |
二、多元艺术思潮下的现代陶艺 | 第15-29页 |
(一) 国外艺术思潮影响下的现代陶艺 | 第15-22页 |
1、现代陶艺中抽象表现的即兴性 | 第16-18页 |
2、现代陶艺中波普风格的大众性 | 第18-19页 |
3、现代陶艺中极限风格的规整性 | 第19-20页 |
4、现代陶艺中超写实风格的真实性 | 第20-22页 |
(二) 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 第22-29页 |
1、艳俗艺术风格的媚俗性 | 第23-24页 |
2、装置艺术风格的空间性 | 第24-25页 |
3、观念艺术风格的叙述性 | 第25-27页 |
4、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 第27-29页 |
三、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 | 第29-40页 |
(一) 现代陶艺的审美特性 | 第29-32页 |
1、现代陶艺审美的释义 | 第29-30页 |
2、现代陶艺审美的本质 | 第30-31页 |
3、现代陶艺审美的蜕变 | 第31-32页 |
(二) 现代陶艺的本质特征 | 第32-35页 |
1、科学上的物质性 | 第32-33页 |
2、技术上的变异性 | 第33-34页 |
3、形式上的艺术性 | 第34-35页 |
(三) 现代陶艺的情感特征 | 第35-40页 |
1、返璞归真 | 第35-37页 |
2、精神慰籍 | 第37-38页 |
3、情感交流 | 第38-40页 |
四、现代陶艺装饰语言的特征 | 第40-51页 |
(一) 现代陶艺装饰语言的丰富性 | 第40-46页 |
1、多彩的釉色 | 第40-41页 |
2、变化的图形 | 第41-43页 |
3、特殊的肌理 | 第43页 |
4、独特的烧成 | 第43-45页 |
5、材料的综合 | 第45-46页 |
(二) 现代陶艺装饰语言的表意性 | 第46-48页 |
1、表情性 | 第46-47页 |
2、喻意性 | 第47-48页 |
3、象征性 | 第48页 |
(三) 现代陶艺装饰语言的转换性 | 第48-51页 |
1、从立体到平面 | 第48-49页 |
2、从立体到空间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