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5页 |
| ·自我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 ·国内外关于自我概念理论的研究 | 第8-11页 |
| ·国外关于自我概念理论的研究:由单维模型发展到多维模型 | 第8-10页 |
| ·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理论的研究 | 第10-11页 |
| ·自我概念与抑郁的相关性 | 第11-13页 |
| ·国外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的研究 | 第12-13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13-15页 |
| 2 研究过程 | 第15-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入组标准 | 第15页 |
|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 ·研究设计框图 | 第16页 |
| ·研究工具 | 第16-18页 |
|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简称TSCS) | 第16-17页 |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 | 第17-18页 |
| ·卡洛尔抑郁量表(CRS) | 第18页 |
| ·合理情绪小组治疗方案 | 第18-21页 |
|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 ·治疗设置 | 第19-21页 |
| 3 结果 | 第21-25页 |
|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HRSD、CRS、TSCS 得分比较 | 第21-22页 |
|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概念比较 | 第22-23页 |
| ·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 4 讨论 | 第25-27页 |
| ·合理情绪治疗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从而缓解抑郁 | 第25-26页 |
| ·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5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39页 |
| 后记 | 第39-41页 |
| 详细摘要 | 第41-43页 |